珠海中山合并?可能性极低,协同发展才是出路!
深中通道
中山市容
珠海市容
港珠澳大桥
近日,《武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得国家批复。至此,全国22个超大特大城市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获批。其中环绕珠三角有4个:广州、深圳、东莞、佛山。
这让我再次联想到“珠海和中山合并的讨论”。有人说,合并后GDP能超惠州,财政收入能超佛山、东莞,听起来很美好。但现实真的这么简单吗?
1. 合并的好处:经济总量提升,交通更便利
珠海和中山如果合并,GDP总和能达到8083亿元,直接超过惠州,成为广东第五大经济强市。财政收入也会大幅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更强。而且,两地地理位置紧邻,交通互联互通后,可以更好地融入大湾区,尤其是通过深中通道、深珠通道,与深圳、香港的联系会更紧密。
2. 合并的难题:政策差异大,产业难整合
但合并的障碍也不少。首先,珠海是经济特区,政策红利多,比如横琴的企业所得税只有15%,而中山是普通地级市,政策优势不明显。合并后,这些政策怎么分配?其次,两地的经济结构差异很大:珠海以高端产业为主,比如半导体、生物医药;中山则以传统制造业为主,比如家电、灯具。两者产业互补性不强,整合起来难度不小。
3. 社会问题:房价、社保差距大
另外,两地的社会民生差距也很明显。珠海房价高,教育资源好,中山房价低,但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如果合并,可能会出现中山居民涌入珠海享受资源的情况,导致资源争夺,甚至加剧社会矛盾。
4. 国家政策:严控城市规模扩张
更重要的是,国家近年来明确要求“严控城市规模扩张”,强调要慎重调整行政区划。广东省也没有释放出大规模区划调整的信号。所以,合并的可能性短期内几乎为零。
5. 更好的出路:协同发展
与其纠结合并,不如想想怎么协同发展。比如,珠海可以专注科技创新,中山可以承接制造环节,两地通过交通互联、产业分工,形成互补。还可以利用珠海横琴的政策优势,在中山设立合作园区,实现资源共享。
珠海和中山合并,听起来很美,但现实很骨感。短期内可能性极低,长期来看,协同发展才是更实际的出路。两地可以通过深度合作,提升区域竞争力,而不是依赖简单的行政区划调整。
你觉得珠海和中山应该合并吗?还是更支持协同发展?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