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社保养老划算,还是存钱养老划算?差别竟然这么大!
#买社保养老还是存钱养老#
古人云“养儿能防老”,现如今养儿会啃老!
在以前,家家户户都需要劳动力,贫穷的年代,孝顺也是人生第一大道德底线,从来都没想过养老的问题。
而现如今,即便有儿女,也不能时刻陪在自己身边,就像我们远离父母一样远离,孩子迟早也会离开我们。而渐渐有了一种“老了儿女靠不住”的社会观念。
正处于奋斗阶段的年轻人、中年人,都多多少少考虑过养老的问题,是靠每个月缴纳的社保,还是努力多存钱给自己一份保障呢?
今天咱们就来理想聊聊,社保养老和存钱养老,到底谁更靠谱。
仔细阅读,定有所获,感谢关注和点赞!
观点一、社保养老,国家担保
1.社保的观点分析
社保养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它主要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构成。
以职工社保为例,单位一般按照缴费工资基数的 20% 缴纳,个人则按照 8% 缴纳 。这些缴纳的费用会被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进入个人账户,就像是我们自己的专属小金库,里面存着我们个人缴纳的全部费用。
另一部分则进入统筹账户,由国家统一调配,用来给已经退休的人发放养老金,体现了社会保险的共济性,大家互帮互助,共同应对养老问题。退休后根据计算,可以按月领取养老保证金;
2.社保的好处
社保养老最大的优势就是稳定,只要我们按照规定缴纳了足够的年限(一般是累计满 15 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就可以每个月按时领取养老金,这就像是一份稳定的退休金,能够保障我们最基本的生活开销,不用担心老了之后会没钱吃饭、没地方住。
而且,社保养老还带有医疗保障,也就是医保。人老了,身体难免会出现各种毛病,看病就医是常有的事,医保可以帮我们报销大部分的医疗费用,大大减轻了看病的负担。
就拿我邻居王大爷来说,他前几年得了一场大病,住院治疗花了好7/8万,幸好有医保,报销了近8层,自己只承担了一小部分费用,这要是没有医保,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简直是难以承受的重担,更不用说是一位老人了。
另外,养老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物价水平和社会平均工资的上涨而进行调整,这就保证了我们的生活水平不会因为物价上涨而降低,能够与时俱进,根据社会水平调整,领取养老金。
3.社保的局限性
虽然社保养老给我们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但它的保障水平是有限的。
毕竟社保的目的是保证基本生活,如果我们想要在退休后过上高品质的生活,比如经常出去旅游、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参加各种兴趣班丰富生活,光靠社保养老金可能就有点捉襟见肘了。
而且,对于那些高收入群体来说,社保养老金相对较低,可能无法维持他们退休前的生活水平,这也是社保养老的一个局限性。
观点二、自主存取、自由分配
1.自由的财富分配
存钱养老,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资金完全由自己掌控,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喜好,自由支配这笔钱。
今天想去吃一顿大餐,明天想去看一场电影,或者心血来潮想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只要账户里有钱,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去做。
而且,存钱养老没有什么复杂的手续和条件限制,只要有多余的钱,随时都可以存起来,非常方便。
对于一些收入较高、有较强理财能力的人来说,通过合理的投资和储蓄,还可以让钱生钱,实现资产的增值,为自己的养老生活提供更充足的资金保障。
2.承担对应风险
存钱养老虽然自由,也存在着诸多风险。
首先,通货膨胀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价不断上涨,同样的一笔钱,在未来的购买力会越来越低。比如说,现在 100 元能买 5 斤猪肉,可十年后,100 元可能连 3 斤猪肉都买不到了。如果我们只是把钱存进银行,靠着微薄的利息,很难跑赢通胀,这就意味着我们辛辛苦苦存下来的养老钱,实际上在不断缩水。
其次,投资是有风险的。为了让养老钱增值,很多人会选择投资股票、基金、理财产品等,但这些投资产品的收益并不稳定,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不仅赚不到钱,还可能会亏得血本无归。
另外,存钱养老还面临着资金被提前花光的风险。人这一辈子,难免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比如生病住院、子女结婚、买房买车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在面对这些情况时,很多人往往会动用自己的养老钱,导致养老资金储备不足。
等真正到了退休的时候,才发现钱已经不够用了,只能降低生活标准,或者依靠子女的接济,这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养老生活。
对比三、对比选择、最关键
1.收益和稳定性
社保养老金的收益非常稳定,它是按照国家统一的政策和标准进行发放的,只要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养老金就会按时足额发放。而且,养老金的调整也是有规律可循的,通常会根据物价水平和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情况进行适度提高,这就保证了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水平不会因为经济波动而受到太大影响。
相比之下,存钱养老的收益就不太稳定了。如果只是把钱存进银行,利息收益相对较低,而且还会受到市场利率波动的影响。当市场利率下降时,存款利息也会随之减少。要是选择投资其他理财产品,如股票、基金等,虽然有可能获得较高的收益,但同时也伴随着较高的风险,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不仅赚不到钱,还可能会亏损本金。
2.未来剩余价值
社保养老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抵御通货膨胀的影响,保持购买力。因为养老金会随着物价的上涨而进行调整,虽然调整的幅度可能不会完全跟上物价上涨的速度,但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通货膨胀对退休生活的冲击。比如说,近年来物价持续上涨,养老金也相应地进行了多次上调,使得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没有因为物价上涨而大幅下降。
而存款就比较容易受到通货膨胀的侵蚀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价不断上涨,同样的一笔钱,在未来的购买力会越来越低。假设现在 100 元能买 10 斤大米,10 年后,由于通货膨胀,100 元可能只能买 8 斤大米了。如果我们只是单纯地依靠存款养老,那么养老钱的实际价值会不断缩水,可能无法满足退休后的生活需求。
3.保障的全面性
社保养老除了提供养老金之外,还包含了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等多项福利,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其中,医疗保险的作用尤为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报销大部分的医疗费用,减轻因病致贫的风险。
存钱养老则主要侧重于资金的储备,虽然我们可以用存款来支付医疗费用,但如果没有其他的医疗保障,一旦患上重大疾病,高昂的医疗费用可能会让我们的养老积蓄迅速耗尽。而且,存钱养老无法像社保那样提供生育、工伤和失业等方面的保障,保障范围相对较窄。
分析四、如何做出明智之选?
1.收入水平与职业
对于收入较高且稳定的人群,比如企业高管、医生、律师等,他们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应对各种生活开销,也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养老规划。除了缴纳社保,他们还可以通过投资房产、股票、基金等方式进行存钱养老,实现资产的多元化配置,为退休后的生活提供更丰厚的资金保障。
而对于收入较低的人群,如一些普通的打工者、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养老可能是他们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因为社保具有强制性和共济性,能够以较低的成本为他们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在收入有限的情况下,优先保证社保的缴纳,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毕竟,社保养老金虽然不高,但至少能让他们在退休后有一口饭吃,不至于陷入生活困境。
2.风险承受能力
风险承受能力也是我们在选择养老方式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如果你是一个风险偏好较低、追求稳定生活的人,那么社保养老无疑是你的首选。
社保养老金的发放是由国家财政作为后盾的,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用担心会出现断供或者亏损的情况。即使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养老金也能按时足额发放,让你在退休后能够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而对于那些风险承受能力较高、善于理财的人来说,存钱养老可能更适合他们。他们可以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将一部分资金投入到股票、基金、理财产品等领域,虽然这些投资存在一定的风险,但也有可能获得较高的收益。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复利增长,这些投资收益可以为他们的养老生活提供更充足的资金支持。
当然,在进行投资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经验,合理控制投资比例,避免因投资失误而导致养老资金受损。
结论五、视情况选择、或相互结合
社保养老和存钱养老,就像是养老规划中的两大拼图板块,各有各的优势,也各有各的短板,没有绝对的谁更靠谱,只有根据自身情况做出的最优选择。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养老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我们提前谋划,才能合理布局。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妨将社保养老和存钱养老结合起来,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为自己的晚年生活打造一个坚实的保障体系。同时,还可以关注一些其他的养老方式,如商业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以房养老等,让养老规划更加多元化、个性化。
希望大家都能早日行动起来,为自己的未来养老生活做好准备,让我们在年老的时候,能够安享幸福、无忧的晚年时光。
关于社保养老和存钱养老,你觉得那种哪种方式最合适?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转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