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省2024年普通高招录取安排


  我省本科一批


  (特殊类型招生:高校专项计划、


  高水平运动队同批进行)


  录取工作今日(7月21日)


  正式开始


  2024年河南本科一批院校


  平行投档分数线也公布了


  各批次录取工作开始后


  省教育考试院根据录取工作进度


  适时更新考生电子档案状态


  考生可自行查询


  或耐心等待


  ▼


  本科一批录取


  本科一批录取时间:7月21日至23日。


  本科一批录取的院校或专业为: “双一流”建设高校和经我省批准的高校本科专业。


  本科一批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投档原则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即:由高考成绩总分加 上照顾政策分值后生成排序成绩(成绩相同的考生,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听力成绩排序),按排序成绩分科类从高分到低分排定 位次,然后按位次优先的原则,根据考生平行志愿的自然顺序从 前到后进行检索,一经检索到计划未满额的学校,即向该校投档。


  本科一批在正式投档前进行模拟投档,省教育考试院按计划数105%以内适当比例向高校提供上线生源情况,高校根据本校计划和生源分布情况,合理提出调档比例意见,省教育考试院根据高校调档比例意见进行模拟投档。高校根据模拟投档情况在正式投档前完成计划调整,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 105%以内,并确保符合录取规则的调档考生能够录取。省教育考试院根据高校最终确定的调档比例进行正式投档。


  扫下方二维码,输入拟查询院校4位院校代号(院校代号在学校官网和《招生考试之友》中查看),点击进行验证,即可查看投档分数线。


  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招本科一批


  院校平行投档分数线(文科)


  扫码查看详情


  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招本科一批院校


  平行投档分数线(理科)


  扫码查看详情


  本科一批征集志愿


  本科一批征集志愿时间:7月24日9时至18时(如上图)。


  平行志愿一次性投档录取后,未录满的计划向社会公布征集志愿。对计划余额不大的高校,在原分数线上征集;对计划余额大的高校征集志愿时视情况降分备档。征集志愿后线上生源仍不足的,降分投档,降分幅度一般不超过20分。当次征集志愿的计划只按考生当次所报的征集志愿投档。征集志愿平行志愿投档后,根据计划余额和生源情况进行补档。


  届时,未被录取且符合征集条件的考生可以填报志愿。考生应确认自己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已被录取、预录取及阅档状态的考生不可填报。填报征集志愿前,考生应进一步查阅拟报高校招生章程的对应内容,全面了解专业情况和学费标准。征集志愿投档时,以当次征集的志愿为投档依据,即使原来报有这些学校志愿,也须重新填报。


  本科一批征集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24日9时至18时。填报开始前,“洛阳高招”将发布的征集志愿院校和专业名单。


  档案状态查询方法


  第一步


  点击并关注


  “洛阳晚报教育周刊”微信公众号


  ▼


  洛阳晚报教育周刊


  探讨教育话题,关注学生成长。


  15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第二步


  点击“发消息”


  ▼


  第三步


  点击底部对话框的键盘图标


  回复“档案状态”


  点击链接即可直接进入查询界面


  ▼


  录取结果查询方法


  方法一: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进入省教育考试院录取信息查询页面,输入相关信息即可查询。


  方法二:登录学校招生网查询。(下图以郑州大学为例)


  录取通知书的发放


  高校根据经省教育考试院核准备案的录取考生名册填写录取通知书,经校长签发并加盖本校校章后,连同有关入学报到须知和资助政策办法等相关材料一并直接寄送被录取考生。高校、中学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扣押考生录取通知书。录取通知书寄递工作要按照教育部、国家邮政局有关工作要求执行。


  根据往年经验,一半批次录取结束后一周左右,高校寄发通知书,具体邮寄时间视两地距离而定,通常寄出后10天内可到。若考生半个月后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请联系高校招办。


  点击下方小程序


  一键查询录取通知书信息


  被录取后务必按时报到入学


  考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应及时通过省教育考试院或高校指定的信息发布渠道进行核实和确认。考生凭录取通知书并按高校规定的时间及有关要求,办理报到等手续;不能按时报到的,应向高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同意后方可延期报到。高校根据经省教育考试院核准的录取考生名单和本校核发的 已录取考生所持录取通知书,按有关规定及要求为新生办理入学等相关手续。新生报到后,高校应将考生电子档案信息打印并加盖学校公章后存入考生纸质档案。


  考生履行志愿约定情况将如实记入其个人电子档案,在普通高招录取中向高校提供,高校可以作为对考生品德衡量的依据。


  (来源:洛阳晚报教育周刊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