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保”“居保”有什么区别?


  非沪籍可以缴上海居保吗?


  不要急!


  看完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职保是什么?


  我们常说的“职保”,指的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主要面向用人单位和就业群体。


  各类企业、社会团体、机关事业等用人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应当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居保是什么?


  “居保”指的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主要面向没有就业的城乡居民。


  具有本市户籍,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可以在本市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所以非沪籍的小伙伴是不能够在上海参加居民城乡基本养老保险的哦。


  城保和居保有什么不同?


  参保对象不同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各类企业、社会团体等参保单位及其从业人员、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等。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具有本市户籍,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可以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持《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在上海居住但未就业的人员,可以按照本市有关规定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参保方式不同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用人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


  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自愿参保。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自愿参保。


  缴费方式不同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按月缴费。


  用人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帮职工代扣代交。目前,本市单位缴纳养老保险的比例为16%,个人缴纳养老保险的比例为8%。


  以灵活就业方式参保的人员由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基数在每年度本市社保缴费基数的上下限之间进行选择,按照选定缴费基数24%的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按年缴费。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每年按档次缴费,政府根据缴费档次给予相应的补贴,和参保人缴的钱一起存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参保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缴费档次。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虽然在缴费方式、缴费标准以及养老待遇领取上有所不同,但他们建立的初衷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保障参保人员年老后的基本生活哦。


  看完后,小伙伴们了解清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