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社事业发展稳中提质 提供就业岗位53.1万个 持续推进参保扩面
今年以来,西安市人社事业发展呈现出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西安市人社局提出“强支撑、优服务、抓管理、防风险”思路,持续做优做强人社主责主业,各项工作任务推进顺利、成效明显。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组织各类就业创业活动550场次
西安市人社局始终坚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以来,西安市人社局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组织各类就业创业活动550场次,提供各类就业岗位53.1万个、政策性岗位3587个、见习岗位2.58万个,帮扶2024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12354人,帮扶就业率55.55%;帮扶2024届困难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577人,帮扶就业率59.12%;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12.23万人。
充分发挥市稳就业专班等工作机制作用,召开调度会、推进会、现场会等8次,筹集就业资金6.48亿元,密集出台就业服务提质、职业技能提升、劳务品牌培育三大工程实施方案和助力民营经济16条措施、稳就业17条措施等一揽子政策,建成社区服务驿站(点)452个、零工驿站(点)26个、园区就业创业服务驿站16个,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0.6万人次,力促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截至8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2.82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3988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872人。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西安市人社局联合市社科院、市公安局、市统计局等部门,先后完成了《西安市近三年流入劳动力人口情况研究分析报告》《西安市人口发展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研究》;会同市委人才办,调研形成《西安人才政策分析报告》;及时吸收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修改完善《西安市促进人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全面提升人社领域人才工作水平。
今年以来评价确认地区优秀人才、实用储备人才17091人,在全市38所高校开展高校毕业生直通分类评价确认工作。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912人,完成岗位聘用核准备案3287人;以教育和卫健两个领域为重点,着力完善不同行业绩效工资总量分配方式,为西安高质量发展厚积人才。
持续推进参保扩面
发放技能提升补贴2261.6万元
截至8月底,全市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 974.75 万人、327.32 万人、363.59万人;新开工工程建设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达到100%。精准落实“降、返、提”援企稳岗政策,阶段性降低工伤、失业保险费23.74亿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2.32亿元,发放技能提升补贴2261.6万元。
扎实推进《西安市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办法》落地落实,累计对全市196宗征地养老保险补贴方案进行备案审核,有力保障了西延高铁、引汉济渭等重点项目推进。“智慧人社”建设稳步推进,人社部第10届“12333全国统一咨询日”主场活动启动仪式在西安市举行,全市电子社保卡累计签发778.98万张,申领电子社保卡人口覆盖率达到64%。
为1.32万名劳动者协调兑付工资1.8亿元
近年来,西安市人社局始终保持根治欠薪高压态势,通过网格化管理、“一对一”盯项目、“线上+线下”排查、联合执法检查和现场督办等方式,从线索处置、隐患整治、案件督办、部门协同、应急值守和宣传培训等方面,有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截至9月底,全市共检查用人单位3929户,立案查处欠薪案件1132件,法院强制执行案件140起,向“信用陕西”平台录入失信企业信息139个,累计为1.32万名劳动者协调兑付工资1.8亿元,切实保障了广大劳动者合法劳动报酬权益。
此外,结合“人社工作进园区”,深入开展劳动保障政策宣讲、企业用工指导培训等活动200余场,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协调协商,做好高温下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处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17732件。
截至8月底,全市各级人社部门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84个,解决274个;新增开发西安市退休审批系统等业务模块8个,建立工伤认定重大疑难案件集体审议等工作机制99个。
对于重点领域、重点区域恶意欠薪问题严肃查处
7月24日,西安市人社局召开了市人社系统半年工作推进会,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通报西安市“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就业、根治欠薪、社保领域集中整治等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组织部分区县、开发区交流发言,安排部署西安市人社系统下一步工作。
西安市人社局将具体做到“四个突出”。首先是突出“就业优先”,全力确保就业局势稳定。一是积极落实省上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8条措施和西安市助力民营经济16条措施、稳就业17条措施,强化效果评估,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二是加密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用足用活政策性岗位,发挥公益性岗位兜底保障功能。做好比亚迪等重点企业用工保障工作。三是开展“家门口”就业服务提升攻坚行动,全力抓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帮扶,多措并举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向基层下沉、向重点群体倾斜,全年建成“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500个、校园服务驿站50个,提高就业服务适配度。四是扎实推进职业技能提升工程,支持引导企业、职业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围绕就业重点群体开展技能培训。
其次是突出“综合施策”,重点抓好根治欠薪工作。一是严格落实“八项制度”,加大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处力度,以解决问题、兑付工资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的恶意欠薪问题严肃查处,形成震慑。二是坚持“网络化+网格化”管理,在建项目做到“应纳尽纳”,统一管理;严格落实“网格员”制度,关注度高、任务重、用工量大的项目安排多级网格员,共同参与监管。三是不断完善调解仲裁体制机制建设,提高办案质效,全面提升仲裁结案率和调解成功率。
再次是突出“奖励激励”,不断强化人才引进培养。一是按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会同市委人才办抓紧优化人才相关政策,修改完善《西安市促进人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二是围绕西安市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文化旅游产业和数字经济相关产业编制《西安市重点产业岗位人才分布统计报告》《2024年重点产业紧缺岗位人才需求目录》,引导各类人才向全市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大项目聚集。三是以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为牵引,评选设立10家市级博士后创新基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四是积极筹备陕西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技能兴陕、技能报国的浓厚氛围。
最后是突出“安全规范”,推动社保政策落地。一是深入开展社保领域集中整治和社保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切实维护好社保基金安全。二是结合“人社工作进园区”,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聚焦新业态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持续推进高质量参保扩面。三是按要求落实调待工作,确保各项社保待遇足额及时发放。四是推进社保援企稳岗政策落地落实,切实为企业减轻负担。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肖琳 郭蓉 摄影 强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