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需依法、依规为劳动者足额且及时缴纳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医疗、生育、失业以及工伤5种不同的保险类型。


  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例,现行社保制度规定,参保人员需同时满足2个前提条件,才能在退休后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即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其一,累计参保缴费满15年(包含视同缴费年限与实际参保缴费年限);其二,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我国实行法定退休年龄制度),即男职工满60周岁、女职工满50周岁。


  那么,社保交多交少对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水平影响有多大呢?职工参加社保缴费的基数又该如何选择呢?接下来,本文将围绕社保缴费基数、养老金等话题展开详细的介绍。


  社保多交或少交,对养老金的影响有多大?


  据悉,对于累计参保缴费满15年且同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参保职工而言,其所享受的基本养老金待遇一般是由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两个部分组成。


  其中,基础养老金的待遇计发公式如下: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所处省份上一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


  由此计发公式我们不难看出,退休职工基础养老金待遇水平的高低其实主要取决于所处地区上一年度的社平工资、个人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以及累计参保缴费年限的长短。


  一般情况下,所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则社平工资水平越高;参保人员本人平均缴费指数越高、缴费年限越长,则退休后的基础养老金待遇水平就相对会越高。


  个人账户养老金待遇的计发公式如下: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存储额÷退休年龄对应的计发月数


  由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待遇计发办法我们不难看出,其待遇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累计存储额的多少以及退休年龄。一般来讲,退休年龄越晚、累计存储额越多,则个人账户养老金越多。


  比如,60岁退休,养老金的计发月数为139个月;50岁退休,养老金的计发月数为195个月;55岁退休,养老金的计发月数为170个月。


  2024年社保缴费基数“最新调整”


  根据现行的社保制度要求,城镇职工的社保缴费基数与所处地区上一年度的社平工资水平密切相关,在社平工资水平上涨的背景下,社保的缴费基数也会相应的做出调整。


  据悉,随着多个省份的统计部门相继公布2023年度的社平工资数据,各地的人社厅也陆续下发了关于调整2024年社保缴费基数的通知。


  比如,以天津为例,8月1日当地多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公布2023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及2024年度工资福利待遇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津人社局发〔2024〕8号)。其中明确指出,2023年度天津市职工平均月工资为8355元;2024年度企业职工缴纳社保(包括养老保险)的基数上下限分别为25065元/月和5013元/月。


  再比如,山西省人社厅、财政厅于7月23日联合下发了《关于公布2024年缴纳社会保险费基数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晋人社厅发〔2024〕39号)。其中明确指出,2023年山西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为6855元,据此确定2024年度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职工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月缴费基数的下限为4113元,上限为20564元。


  当然,除了天津、山西之外,像北京、江西、重庆、福建、山东、上海等等全国不少省市也相继公布了2024年度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缴纳社保的缴费基数上下限标准。


  按60%最低档参保,60岁退休后每月能领多少钱?


  据悉,职工随用人单位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所承担的缴费比例一般为本人月平均工资水平的8%。并且,若参保职工本人的工资水平低于当地上一年度的社平工资,那么需要按照最低档即缴费基数的下限参保缴费。


  那么问题来了,若参保职工按照60%最低档累计参保缴费15年,到60岁退休后每个月能领多少基本养老金呢?


  以山西为例,2024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基数为4113元/月。为了方便结算,我们暂且假设最低缴费基数不变,那么职工累计参保缴费15年,计入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总额为:4113×8%×12×15=59227.2元(同样,此数据也忽略了个人账户的记账利息)。


  由此可计算出60岁退休后,个人账户养老金=59227.2/139=426.1元/月。


  接下来,再来看基础养老金的部分。假设当地在岗职工上一年度的全口径社平工资水平每年都按照5%的幅度进行上涨,那么15年后,这一数据预计将涨到14251.05元。然后套入文中上述所提到的待遇计发公式,可得出:


  基础养老金待遇=14251.05×(1+0.6)÷2×15×1%=1710.1元/月


  将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相加,即可得出基本养老金为2136.2元/月。


  显然,从数据层面来看,按照缴费基数的下限累计参保缴费15年,60岁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仅仅只有2100元左右。而按照当前的物价上涨趋势,显然不足以维持退休后的基本生活水平。所以,职工还是要尽可能的多缴、长缴基本养老保险,以提高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水平,同时高水平的基本养老金待遇也能够在后续普调过程中更加受益。


  如何测算自己退休后能够领多少养老金?


  若参保职工对基本养老金的待遇计发公式并不熟悉,或者不了解怎么计算,那么下面为大家提供2种测算养老金的方式。


  第一:登录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http://si.12333.gov.cn),点击“养老保险→待遇测算→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测算”,填写对应参数,即可进行计算。


  第二:登录电子社保卡,在“首页→更多”中,找到“社会保障→企业职工养老金测算”,填写相应参数,就可以测算养老金!


  结语


  总而言之,累计参保缴费15年的企事业单位职工,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之后,即可依法、依规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待遇。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参保缴费基数、不同参保缴费年限、不同退休年龄的职工,其所享受的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往往是并不统一的。一般来说,缴费基数越高、缴费年限越长,则养老金水平越高。


  从这个角度来说,为了让自身退休后能够尽可能的实现老有所养和老有所依,我们还是呼吁企业参保职工不妨在自身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多缴、长缴基本养老保险,这样便能够享受到相对更高水平的基本养老金待遇,减少养老资金不足、退而不休等问题发生的概率。


  想问一下屏幕前的你,2024年你所选择的社保缴费基数是多少呢?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期待与大家的沟通和交流。


  来源:惠农小帮手


  声明:本条信息仅供学习交流,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