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社保 vs 自行存款:当公司不足额缴纳社保,养老谁更划算?
如今许多企业为降低成本,仅按最低基数缴纳社保。假设月薪1万元,但社保基数仅为5000元(假设当地最低基数),这种情况下,职工社保和自行存款的收益对比将发生重大变化。以下将通过真实数据模拟,揭示两者的核心差异。
一、假设条件调整(更贴近现实)
参数
说明
月薪
10000元
社保缴费基数
5000元(按最低基数缴纳)
单位缴纳比例(养老保险)
16%(仅按基数5000元计算)
个人缴纳比例(养老保险)
8%(仅按基数5000元计算)
银行存款利率
3%(复利计算,假设无风险)
缴费年限
30年(25岁至55岁,延迟退休暂不考虑)
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
5%/年(用于计算养老金)
二、收益对比:低基数社保 vs 自行存款
1. 资金投入成本对比
项目
职工社保(年成本)
自行存款(年成本)
个人支出
5000×8%×12=4800元
可自由选择(假设等同社保支出:4800元)
企业支出
5000×16%×12=9600元
无(企业节省的成本未转移给个人)
关键差异:社保中企业缴纳的9600元/年属于“隐性福利”,直接进入统筹账户;而自行存款完全依赖个人储蓄,无外部资金补充。
2. 养老金计算(低基数社保)
个人账户养老金 =(5000×8%×12×30)÷139 ≈ 1036元/月统筹账户养老金 =(退休时当地平均工资×缴费指数×缴费年限×1%)假设退休时社平工资10000元,缴费指数=0.6(基数5000/社平8333),则:统筹养老金=10000×0.6×30×1% = 1800元/月总养老金 ≈ 1036+1800 = 2836元/月(不考虑工资增长与通胀调整)。3. 自行存款收益(复利计算)
年存款4800元,30年总本金14.4万元,按3%复利计算:终值≈25.5万元按60岁退休后20年领取:每月可领取≈1062元(25.5万÷240个月)。三、对比图表分析
项目
职工社保(低基数)
自行存款(3%利率)
总投入(个人)
14.4万元
14.4万元
退休后月领取
2836元
1062元
回本时间
4.2年(14.4万÷2836÷12)
11.3年(14.4万÷1062÷12)
抗通胀能力
养老金随社平工资增长调整
固定金额,实际购买力下降
额外保障
含医保、丧葬抚恤金等
无
四、关键结论
- 即使低基数缴纳,社保仍碾压自行存款社保的“企业缴纳部分”和“统筹账户”是核心优势。即使个人只支付4800元/年,退休后仍可领取2836元/月,收益率是自行存款的2.7倍。社保具备抗通胀机制养老金与社平工资挂钩,长期抵御通胀;而银行存款在低利率时代,实际收益可能为负(如通胀3%,存款利率2%)。医保是隐形王牌职工医保报销比例可达70%-90%,若仅靠存款养老,医疗支出可能吞噬全部储蓄。
五、极端情况
若养老金零增长、存款利率升至4%:
社保月领取2836元(固定),自行存款月领取≈1500元(终值35.8万÷240月)。结论依然成立:社保收益高出89%。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