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企业职工养老金的计算方法


  湖北省基本养老金的计算也是按照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有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是社会统筹部分产生的养老金,这部分的资金来源于企业的缴纳和国家的调拨。企业会按照16%的职工缴费基数为职工上缴养老保险。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自己每月在工资中扣缴的个人养老保险,其比例是个人缴费基数的8%。这笔钱在你建立个人账户开始就一直归属个人,你的社会保障号或身份证号是唯一的个人账号,其不能提取,只有退休时才能按月发放。


  如果是自由职业者,所缴纳的养老保险是基数的20%, 其中40%进入个人账户, 60%进入社会统筹账户。


  缴费基数的确定是参保企业职工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为8%,月平均工资超过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记入缴费基数;月平均工资低于所在市州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60%计算缴费基数。


  由于湖北统账结合的建账时间是1996年一月,在此之前参加工作的还有过渡养老金。


  下面谈谈各部分的养老金的计算方法:


    基础养老金

  湖北的基础养老金与其它省不同,其计发基数不是全省的上一年的职工平均工资,而是采用当地的市平均工资。其公式为:


  基础养老金=(本人退休时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湖北的每个城市的养老金都不相同,因为其计发基数是各自城市的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它是规定了三个档次,比如武汉就是第一档最高,黄石等城市为第二档,咸宁等城市为第三档。


  同样缴费基数也分为三档,因此在计算养老金时要确定自己属于哪一档。


  每一档每年的社平工资不同,造成养老金有很大的悬殊。这点不同于用全口径的全省社平工资计算,如黑龙江,全省退休人员一视同仁。


  这里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计算公式是: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本人退休时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而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不容易理解,它是考虑你的当年的缴费基数与上一年度当地平均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值之和的算数平均值。公式如下: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本人第一年缴费工资/上年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本人第n年缴费工资/第n-1年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缴费年限


  但湖北的指数计算不是采用建账后的实际缴费年限期间的指数,而是全程的指数,即从参加工作到退休期间的平均工资指数。其规定如下:


    退休当年到2006年的实际指数, 即2006年1月1日之后的实际缴费年限指数按本人当年缴费基数与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比值计算2005年末到1996年的一月的指数单独计算,其文件规定参保人员2005年12月31日之前的实际缴费年限指数按原办法计算。

  所称的原办法,是指湖北省1996年统一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以来至2005年12月31日之前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然而,我没有找到相应的文件,有种说法是这个期间计算指数用的全省职工的月平均工资,还有一种说法是用的当年的社平工资。这个需要当地的朋友确认。


    1996年前的指数都看作是1.

  将上面三个指数相加后除以全部的有效工龄就是本人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计算时,先登录当地的人社网站,下载自己逐年的缴费基数,然后找到当地的各年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就可以算出自己每年的指数,然后求算数平均值。前提是要获得历年当地在岗平均工资。


  有效工龄就是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指职工在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前符合规定的连续工龄;实际缴费年限指在建立个人账户之后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时间,即1996年以后。


  最后可以算出个人的指数:


  个人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1*视同缴费的年限+1996年到2005年的缴费期间的年指数和+2006年到退休时的年缴费指数和)/缴费年限(含视同)


    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全国一样, 没有争议, 其公式是: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的存储额/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是国家文件的统一规定,与个人退休年龄有关, 如下表:


  退休年龄


  计发月数


  50


  195


  51


  190


  52


  185


  53


  180


  54


  175


  55


  170


  56


  164


  57


  158


  58


  152


  59


  145


  60


  139


  61


  132


  62


  125


  63


  117


  64


  109


  65


  101


  66


  93


  67


  84


  68


  75


  69


  65


  70


  56


  个人账户存储额与自己的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有关,还有每年滋生的利息相关。这个数据在当地的人社app上可以查到。


    过渡养老金

  只有在1996年前参加工作的人才有过渡养老金,因为在此之前职工并没有缴费,因此被称为视同缴费。


  视同缴费年限的过渡养老金的公式: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退休时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退休前历年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年限×1.2%


  这里的指数与计算基础养老金的指数是同一个。


  了解了上面的算法,我们可以假定一位咸宁的职工即将退休,我们怎么推算他的养老金呢? 他的基本情况是:


  出生日期


  1965年08月


  参加工作


  1983年10月8日


  建账时间


  1996年1月1日


  退休时间


  2025年08月2日


  根据上面的数据可以算出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以及全部工龄,假定该职工没有中断过工龄和缴费。


  视同缴费年限


  12.25年


  实际缴费年限


  29.58


  全部缴费年限(含视同)


  41.83


  上面的三个数,会用于下面的指数计算。


  我们假定这个职工在咸宁工作,他的缴费基数都是按照这类地区缴费。首先要登录当地的智慧人社, 可以查到自己建账后历年的缴费基数,然后假定查到对应年份的当地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这样利用这个公式:


  本人缴费工资指数和=本人第一年缴费工资/上年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本人第n年缴费工资/第n-1年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可以算出两段的指数和, 分别是1996年到2005年的, 以及2006年到2025年的指数和。假定这两段的指数和分别是12.5632和19.3317,将其带人下面的公式:


  个人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1*视同缴费的年限+1996年到2005年的缴费期间的年指数和+2006年到退休时的指数和)/缴费年限(含视同)


  =(1*12.25+11.5632+19.3317)/41.83


  =1.0314


  这样就算出了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是1.0314。对于这样的指数,根据我的经验,对于咸宁这类地区的缴费基数来说,可以假定其个人账户存储额为109771元, 由于2025年咸宁的计发基数没有公布,暂时用2024年的计发基数6470, 等公布2025年的计发基数(即2024年当地的社平工资)后会有补发。因此现在有计算养老金的输入如下:


  个人账户存储额


  109771


  视同缴费年限


  12.25


  缴费年限(含视同)


  41.83


  个人平均缴费指数


  1.0314


  个人60岁退休计发月数


  139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本人退休时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6470*1.0314


  =6673.16


  基础养老金=(本人退休时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6470+6673.16)/2*41.83*1%


  =2748.89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的存储额/计发月数


  =109771/139


  =789.72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退休时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退休前历年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年限×1.2%


  =6470*1.0314*12.25*1.2%


  =980.95


  因此这位职工的基本养老金是: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


  =2748.89+789.72+980.95


  =4519.56


  对于一个工龄42年的老职工,退休金拿这么多在咸宁对于大多数人是否正常呢?


  如果这个工人在武汉工作,假设有同样的缴费指数,但由于缴费基数的提高,他的个人账户会提高,对于1.0314的指数,估计是14万左右,我们来计算若是同等条件,武汉的退休金是多少。由于2025年武汉的计发基数也没有出来,我们同样用2024年武汉的8880元,可以算出。


  基础养老金=(本人退休时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8880+8880*1.0314)/2*41.83*1%


  =3772.82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的存储额/计发月数


  =140000/139


  =1007.19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退休时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退休前历年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年限×1.2%


  =8880*1.0314*12.25*1.2%


  =1346.35


  因此他若在武汉退休,退休金是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


  =3772.82+1007.19+1346.35


  =6126.36


  这样同等条件,在武汉退休会比在咸宁退休高出1606元。


  总结湖北的退休金有以下几个特点:


    采用全程指数, 计算基础养老金和过渡养老金。指数计算偏于复杂,一般人很难算准,因为存在三个档位的不同社平工资,并且还要分段。采用各地独立,过于分散,不利于公平。 有的省,如辽宁只把沈阳和大连单独计算,但其它城市都是用全省的上年的全口径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这个是一个较好的方法。由于视同缴费期间的指数都是1, 对于后期缴费指数很低的职工, 如0.6135的, 可以被拉高一些。但对于实际缴费指数高的,比如2的人会被平摊降低。打算到湖北工作的大学生,毕业首选一定是武汉,退休的时候就知道差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