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因为马翔宇在网上举报自己的局长,而知道了苏州工业园。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连续8年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考评中综合排名第一,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首个合作项目,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苏州工业园积极借鉴新加坡等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马翔宇作为清华本硕连读的人才,2019年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进入苏州工业园区工作,举报的时候在园区商务局任科员。那么马翔宇到底是公务员还是事业编?很多人认为在商务局工作,马翔宇肯定是公务员,其实不然。


  马翔宇既不是公务员,也不是事业编,其实他只是苏州工业园区的政府雇员而已。在苏州工业园区内部称为政府雇员,这是苏州工业园区一直以来参照新加坡政府体系的做法,在苏州工业园区处级干部才是公务员,只有副处级以上干部才有公务员登记表 ,才能跨区流动。


  苏州工业园区有园区内部的一套人事体系,在园区内没有编制这一说法,但是这并不耽误里面干部职工可以升科长、处长,在其他机关单位,编外人员是不可能当领导的,但是在苏州工业园区是例外。


  马翔宇作为人才引进,他交的是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苏州工业园区社保和公积金是单独的系统,跟苏州市系统是分开的。而在园区招到企业交的是乙类养老保险,所以在苏州工业园区,又分园区“机关编”和“企业编”,就是仅仅是因为社保的区别和待遇区别。但是在苏州工业园区的所谓的“机关编”,出了园区不认的,仅仅只是在园区组织部登记,所以也没服务期、限考啥的,待遇是比苏州市公务员高的。这也包括省考到园区法院、检察院、街道司法所的那些人,他们转正以后也是不作公务员登记的,也不能参加上级遴选,这就是园区的特殊之处。


  其实不用管马翔宇是什么身份,他虽然不是公务员、事业编,只是政府雇员,园区“机关编”,但是他缴纳的是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他从事的是行政管理工作,而且园区的待遇是高于苏州市的公务员的,还非常稳定。这就不用纠结是什么身份了。


  其实如果作为正常引进的人才,一般来说,提拔得都很快的,因为苏州工业园区是副厅级的,其内设局办为正处级,10来年就升到副处级的人其实挺多的。根据《公务员转任规定》,地市级副处级以上就可以转任了。如果马翔宇发展得顺利,过10来年升到副处级,那也是可以交流到其他地方了,以后看他的命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