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预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到2027年有望达到峰值6.99万亿元,然后开始下降,到2035年有耗尽累计结余的可能性。


  至于预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我们目前还无法验证,不过我们社保基金的压力确实是存在的。


  造成社保基金压力的,主要以下几个原因


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阶段,有效地控制了我们人口的过快增长,但随后而来的,出生率急速下降,伴随着人均寿命延长,我们快速的步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越来越多,需要领取养老金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缴费的人口不够充足,导致社保基金负担迅速加重。


社保改制后的历史包袱

  已退休的职工(老人和中人)在新制度实施前,都没有个人账户积累,形成了个人账户的历史缺口。也就是说目前领养老金的人,大部分没有真正缴纳过足额的社保。再加上近年来养老金的“17连涨”,社保的收支压力才会越来越大,然后不得不把正在参加社保缴费的居民,本应积累起来的个人账户基金,用于当前的养老金支出。


  那社保基金的压力这么大,我们真的会像报告中说的那样,社保基金于2035年耗尽,年轻人退休后,无养老金可领了吗?


  这种情况大概率是不会发生的,因为我们已经有了应对方案


    做大社保蛋糕,鼓励生育,提高新生人口数量,提高未来缴费的有生力量,来抵御未来社保基金支出的压力。另外,通过降低企业和个人的缴费比例,降低缴费门槛,让更多的居民参加到社会保险中来,缴费的人数多了,社保的收入也会增多。
      提高退休年龄,延迟退休?既可以从源头上增大社保缴费人口基数,又能减少离退休人员的领取份额。目前社保基金压力大以及人们预期寿命延长,延迟退休已成为大势所趋。
        做实个人账户,本来个人社保账户和社会统筹账户分属于资金积累制和现收现付制,由于两者长时间“混账管理”,导致“新人”要一直为“老人”和“中人”的养老金负责,也就是现在年轻人的缴费,要立即供应于目前已退休老人养老金的领取。做实个人社保账户的资金累计制,有利于年轻人未来退休后,获得养老金保障。
          拓宽基金投资渠道,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社保基金的运营效率,进行多元配置,提升投资收益率。
            实施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全国各个地区,社保政策各不相同,单位缴费比例不统一,社保基金结余差异也非常大。通过实施社保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可以均衡地区之间的养老保险负担,帮助困难地区社保待遇的发放。
              不断增加战略储备基金,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的工作已经启动,目前基金规模已达到2万多亿,今后还将继续加大划转力度。

                通过以上的措施,我们有理由相信,社保基金能顶得住压力,等?我们的年轻人退休后,会有充足的社保基金?保障?,也能老有所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