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后农民社保由谁买单?国家明确:先保后征,每亩地不低于2万
近年来,农村土地征收现象日益普遍,“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更好地保障失地农民的养老权益,2024年各省市陆续出台了全新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均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并结合地方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落实。
例如,《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对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对象实行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补贴政策的通知》(皖政〔2023〕72号)、《山东省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办法》等。
这些文件内包含了养老保险缴费补贴、社保政策、购买对象等内容,是为了帮助失地农民解决因土地被征收而带来的生活困难,确保他们能够享有基本的养老保障。但征收的时候,征收方为了压低成本,只要农民朋友不主动问,他们也不会主动说。所以,我们自己了解国家对失地农民的政策福利至关重要。必要时候,还能争取自身合法补偿权益!
失地农民有哪些规范性文件予以保障呢?今天我们就给大家进行讲述。
提高养老金最低标准
相关政策明确规定,在农村享有土地承包权或土地使用权,因政府依法统一征收而失去全部或大部分土地,且年满16周岁的农民均可纳入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范围。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国家将继续上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提高20元,以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这些规定不仅扩大了参保对象的覆盖面,还确保了更多失地农民能够享受到养老保障。
社保专项补助:每亩征收土地不低于2万元
失地农民每年可享受一次相同标准的政府补助,补助年限累计可达15年。
同时,政府应确保每亩征收土地不低于2万元的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专项资金。
针对年龄达到70-8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人,可以有序申请农村老人高龄津贴养老金。补贴金额根据年龄划分阶段,所处年龄段越高,补贴金额越多。具体标准需参照户口所在地的政策。
先付社保,再征地
根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有规定,“社会保障费用不落实的不得批准征地”。这也是国家为了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想要征收农民的土地,为农民支付社会保障费用不仅是必要的程序,而且是关键的一环!
各级政府在执行过程中需严格遵守“先保后征”原则,确保失地农民在土地征收前就已经纳入养老保险体系。
失地农民社保不能拖延发放
根据《关于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所需费用,应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按标准足额划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专户”,按规定记入个人账户或统筹账户。
有了这条规定,如果当地政府或者村委以“社保正在审批中”等话进行搪塞,失地农民就可以拿出这3个月期限的规定予以回击。
多渠道养老保障
针对部分失地农民可能因个人情况无法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情况,政策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他们可以选择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确保在失去土地后依然能够享有养老保障。
国家出台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多项政策,无疑为失地农民带来了福音。这不仅是对失地农民基本生活权益的保障,更是国家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如果您目前已面临征收失地,律师建议您详细了解相关政策,争取失地社保!
如果您有任何疑惑与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我们以专业的法律服务助您依法维权!
END
张友伶律师
张友伶,北京京云律师事务所业务三部主管律师,高级合伙人律师。北京工商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北京电视台《法治进行时》《律师帮帮忙》等节目特邀律师。
2009年执业,具有15余年的房产诉讼、拆迁行政诉讼和集团诉讼等领域执业经验。尤其专注于房地产的研究与诉讼实务,对房地产有较深的理论研究与丰富的实践经验。
始终坚持正义的办案理念,代理商品房集团诉讼、商品房预售合同违约、国有土地上房屋的征收与补偿诉讼、城市房屋拆迁诉讼、集体土地的征收诉讼、违法(章)建筑的诉讼以及涉及房屋等不动产诉讼逾几百余件。行政诉讼、民事诉讼胜诉率高且善于谈判。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