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节目,今天咱们来聊聊退休新政下的一些社保问题。今年是延迟退休落地的第一年,在政策落地之后,我们普通职工的社保权益如何保护,是大家普遍比较关心的问题,尤其现在就业大环境正处在低谷期,很多人的社保经常出现断缴的情况,那么在延迟退休的政策背景下,社保出现断缴该如何应对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职工自己辞职导致的社保断缴

  如果说辞职后处于灵活就业状态期间断缴的社保,通常不能补缴。如想继续缴纳社保,可在找到新工作后由新单位续缴,或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自行缴纳。


  但是有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如果在辞职后到新单位入职有时间差,新单位愿意配合,可与新单位协商,以单位名义补缴这段时间的社保,但可能需要个人承担单位和个人部分的费用。


  另外如果到了退休年龄,社保未缴满15年,可申请延迟退休,一边工作一边继续缴纳社保;符合特定条件,如男性65岁、女性60岁的退休人员,在2011年之前已经在当地缴纳了社保,也可考虑一次性补缴。


单位失误导致社保断缴

  这种情况下由于不是自身原因,单位有义务给职工进行补缴。一般来说,补缴的时限不超过6个月的,单位提供相关资料申请补缴,如果超过6个月,那么补缴的文件就比较复杂,不光是要录用文件等材料还要准备工资条等工资支付证据等等。


灵活就业人员在非户籍地参保出现断保怎么办?

  这个问题需要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政策来判断,有的地区是允许申请补缴的,只要在当年补缴之前断缴的月份就可以,但是有的地区有明确的规定,灵活就业人员不能跨年补缴当你啊费用。比如说哈尔滨就明确指出2024年养老保险费用是不可以跨年补缴的。


异地就业参保出现断缴怎么办?能补缴吗?

  这种情况可以分为两种,如果是在异地有工作单位,并且单位给职工缴纳社保,那么如果断保了,在社保转入本地之后,是可以申请补缴的。除此之外的其他情况一般来说是不可以进行补缴的。就比如说如以个人身份参保的灵活就业人员异地断缴,一般不能直接补缴。


  不过,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如果在多地都有参保记录但累计缴费年限不足,可将各地的养老保险关系归集到待遇领取地,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待遇领取地一般为户籍地或最后一个缴费满10年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这个时候就要查看待遇领取地按当地政策看是否能补缴。


多次断缴怎么办?可以补缴吗?

  如果是多次断缴就要参考职工自己是否达到退休年龄,如果是临近退休,发现还没有达到缴费年限要求,那么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因多次断缴导致累计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可申请延迟退休,继续缴纳社保直至满15年。如果在2011年7月之前有参保记录,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延长缴费5年仍不足15年的,则可以一次性补缴。


  如果是在职职工,还没有到法定退休年龄的,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因多次断缴导致累计缴费年限不足15年,可申请延迟退休,继续缴纳社保直至满15年。2011年7月之前有参保记录,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延长缴费5年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补缴。


对养老金有什么影响,会不能退休吗?

  总体来说,上述的五种情况导致的社保断缴,对于养老金来说,只会影响养老金的多少,因为会影响大家的缴费年限长短,毕竟缴费年限对于养老金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至于是否会影响大家退休这个问题,还是要看这个缴费年限。


  现在各地区的退休要求一般都是看职工的累积缴费年限,而不是连续缴费年限,但是对于频繁断保的职工来说,这个缴费年限还会影响大家的待遇领取地的选择。一般来说会考虑缴费10年以上的地区作为待遇领取地。这一点大家还是要注意的。


  总而言之,在延迟退休政策之下,社保断缴的影响还是很大,尤其是2030年之后退休的朋友们,这个缴费年限要求就要开始上调了到时候可就不是15年就能退休了。


  那么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