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继续说养老,养老金全国统筹的话题,最近非常热门。大家都知道,虽说我们每年养老金的调整,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不过各省市不同地区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所以会在这个基础之上,在制定养老金具体的调整方案。不过,现如今,我国面临着社会的老龄化,养老压力也在加剧。尤其是对一些经济发展不算好的地区来说,养老金方面是比较吃紧的。为了应对可能会产生的养老压力,所以国家决定2022年开始,将会进行养老金的全国统筹工作。


  养老金进行全国统筹,对于整个的养老工作来说,是一项非常有力的调整。在这样的调整之下,有人会问当全国社保统筹之后,养老金地区的差异会不会因此而缩小呢?首先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这个差距一定不会是直接消失的。像上海,北京这种国际化大都市,它的发展比较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比较高,物价也比较高,所以养老金待遇自然也会比较高。一些八线的城市。他们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但是物价也低,所以养老金的待遇可能也不会特别的高。即便是养老金由全国统筹之后,差距也不会因此而缩小。因为有些条件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无法改变的。养老金的待遇也必须综合这些因素去考虑,才能做出最终的判断,得到最后的结果。


  缩小养老金的差距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尤其是退休老人心里的愿望。但是我们也要客观的去看待这个问题,缩小养老金的差距,并不会因为全国社保统筹而改变。影响我们养老金待遇的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个就是累计的缴费年限,第二就是我们的平均缴费指数,第三就是当地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而第三个因素,也就是当地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实际上就是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的。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平均工资一定会高,经济发展水平低,相对的大家的平均工资也不会太高。正是基于此种情况,不同地区的养老金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即便养老金改为全国统筹的方式,这种差距也不会瞬间缩小。


  养老金全国统筹最主要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让一些经济水平发展比较差的地区。不会面临着养老金发不出来的窘境,并不是为了让所有地区的养老金平均。以后的社保统筹将会由国家统一完成,对于那些收支不平衡的省份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利好消息。这意味着可以将那些收支盈余比较多的省份,划拨给那些经济水平比较差的地区。让每一个退休老人的养老金都能够足额,按时的发放,这才是养老金全国统筹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