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承载着保障、安心与希望,在岁月的流转中默默编织一张安全网。那些或温馨、或感慨、或曲折的与社保有关的经历,是否都藏在您心间,等待诉说?


  我与社保的三次亲密接触


  谈及社会保险,回首往昔,从初次参保到中途退保,从漂泊无依的“社保边缘人”到如今坚定不移的“铁杆保民”,其间,由于工作频繁变动、生活漂泊不定,加之经济上时常捉襟见肘,我曾三度进出社保机构。个中酸甜苦辣,实在是难以言表,感慨万千。


  1992年12月,那是我与社保初次结缘的时候。彼时,我刚告别军旅生涯,退伍回到家乡,按照当地城镇退伍兵的分配政策,我有幸入职湖南省常宁市食品总公司。上班伊始,同事老刘热心地向我透露:“你可以写份申请,让公司帮你把社保办了!”听闻此言,我满怀期待,当即向公司递交了参保申请,就此开启了我的社保之旅。


  怎奈世事无常,9年后,公司轰然倒闭,我也随之沦为下岗工人,这一段长达9年的社保历程戛然而止。当我从社保局工作人员手中接过那寥寥几千元的补偿款时,满心的失落如潮水般涌来。踏出社保机构大门的那一刻,我仿佛是一个迷失方向、无家可归的孩子,内心被无尽的空虚所填满。


  一年后,为了生计,我随着南下的滚滚民工潮,奔赴南方大都市,谋得了一家保安公司的保安职位,干起了“看家护院”的活儿。入职第一天,我便迫不及待地向文员阿敏打听公司员工参保的情况。阿敏微笑着告诉我:“咱们公司规定,员工试用期三个月满了之后,就可以申请参保啦。”听到这话,我暗自庆幸自己进了一家正规、靠谱的公司。果不其然,3个月试用期一过,我顺利地再次参保。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开玩笑。2004年12月,妻子投资经营的一家小店正值用人之际,急需我回家帮忙。权衡再三,我咬咬牙,毅然辞去了保安工作,怀着无比复杂的心情,再度踏入当地社保局的大门,办理退保手续。那一刻,我满心无奈,又一次被迫游离于社保的庇护之外。


  时光流转,再次与社保重逢,已是4年后的寒冬腊月。彼时,我生意受挫,落魄潦倒,无奈之下重回保安公司继续当一名保安员。起初,考虑到自己经济上的窘迫,实在无力承担保费,我打心底里抗拒参保。保安公司的尹队长察觉到我的心思,特意把我约到中队长办公室,与我促膝长谈。他言辞恳切地对我说:“社会保险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它就像是我们晚年生活的坚实后盾,能让我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咱们身为保安公司的一员,购买社保,那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尹队长的一番话深深触动了我。之后,我又专门上网查阅了大量社保相关的宣传资料,这才恍然大悟:如今,参加社保已是大势所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机制早已在全国遍地开花。我怎能因一时的经济困境,就蒙蔽了双眼,忽视长远利益呢?在公司的温暖关怀以及自我的深刻反省之下,我心中那块对参保的坚冰逐渐消融。2010年1月,我郑重地在自愿参加社保人员的名单上,一笔一划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回首与社保的三次交集,我完成了认知上的巨大跨越,从最初的懵懂迷茫,逐步成长为深知其意义重大。曾经,现实困境像一道道枷锁,困住了我迈向社保的步伐。工作频繁变动、经济捉襟见肘,让我在社保大门前徘徊犹豫,甚至抵触相关政策,觉得它是个“累赘”。但随着阅历渐长,我看清了社保的非凡价值。对个人,它是抵御困境的有力保障,年老时不愁生计;对家庭,它是安心的基石,确保家人生活无忧;于社会,它是稳定的根基。我坚信社保能护航未来,让日子安稳美好。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第7296期 第05版“我和社保那些事”专栏)


  【社保故事汇】社保路上 二十八载守初心


  作者丨唐文胜


  编辑丨邱 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