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交社保vs单位交社保:10大关键区别全解析
一、缴费主体不同
举个例:外卖骑手小王选择灵活就业社保,需每月跑政务大厅缴费;而公司白领小李的社保由HR直接从工资代扣。
二、险种覆盖不同
险种
自己交社保
单位交社保
养老保险
?
?
医疗保险
?(含大病保险)
?(含生育保险待遇)
失业保险
?
?
工伤保险
?
?
生育保险
?
?(男职工也需缴纳)
关键差异:个人参保者不享受失业金、工伤赔偿、生育津贴等权益。
三、缴费比例差异大
以2024年北京养老保险为例:
算笔账:若缴费基数11000元:
四、缴费基数选择权不同
避坑提示:个人选择低基数缴费可减少支出,但会降低未来养老金;单位虚报基数属于违法行为。
五、退休待遇有隐形成本
相同条件下(缴费基数、年限一致):
六、政策优惠不同
典型案例:上海46岁自由撰稿人张女士,申请4050补贴后,每月少交养老保险金912元。
七、转移接续规则不同
数据对比:若在北京缴费10年(基数11000元):
八、女性退休年龄差异
参保类型
女职工退休年龄
女干部退休年龄
女性灵活就业者退休年龄
单位交社保
50岁
55岁
-
自己交社保
-
-
55岁(多数省份执行)
特殊案例:四川、青岛等地的女性灵活就业者,若曾在企业缴费满10年,可申请50岁退休。
九、补缴政策不同
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未足额缴费,社保部门可强制追缴并收取每日0.05%滞纳金。
十、风险承担不同
选择建议:
- 优先单位参保:享受五险+更低成本+更早退休;
- 灵活就业者注意:
- 女性尽量在企业缴满10年再转个人参保,争取50岁退休;
- 用足4050补贴,降低缴费负担;
- 城乡居民可选:若预算有限,选择年缴200元档居民养老保险,享政府补贴。
数据参考:2023年全国灵活就业人员达2亿人,但仅28%持续缴纳社保,断缴主因是费用过高(人社部数据)。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