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成都高新区正式发布《关于支持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


  封面新闻获悉,政策涵盖14条举措,包含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打造标杆应用场景或试点验证场景等25个支持方向。


  据介绍,此次发布的《若干政策》是成都高新区首个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专项政策,也是《成都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的重要支撑。


  在基金助推产业发展方面,《若干政策》特别提及,为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将设立10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母基金,储备总规模超70亿元子基金,重点支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打造陪同企业成长的耐心资本;


  此外,《若干政策》聚焦算力、算法、数据三大核心要素。


  在支持算力服务与应用方面,鼓励企业或科研机构使用智能算力训练AI模型,分档给予每家企业或科研机构每年最高500万元补贴。在增强算法创新能力方面,重金激励千亿级通用大模型研发和关键技术攻关。在提升数据要素供给能力方面,支持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校参加“数据要素×”大赛等由国家部委主办的高能级人工智能(机器人)赛事,对获得全国总决赛奖项的,按照获得奖项类别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


  在人才引进方面,将支持企业引进高端专业技术人才,最高给予25万元/人的补贴,对在顶尖赛事中获奖并落户成都高新区的团队或个人最高奖励5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发布的政策超三分之一的条款可“免申即享”,确保为企业提供精准快享、高效兑现、一站直达的服务。


  封面新闻记者 温彦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