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生一个娃,购房最高补20000元!一地发布新政
近日,广东一地官宣每生育一个孩子给予购房补贴,生育多胞胎额度可叠加。
生育购房直接奖励2万元+
1月14日,广东茂名信宜市卫健局、住建局、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信宜市生育家庭购房优惠的公告(试行)》决定面向生育家庭发放购房优惠及补贴。
优惠对象
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信宜市户籍,在新生儿一周岁以内可以申领优惠及补贴。
优惠内容
符合条件的父母于2025年1月15日(含)至2025年12月31日(含)期间提出申请,在信宜市范围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不含商业类)时享受政府补贴相关房企叠加优惠:
① 政府补贴:每生育一个孩子,政府给予额度人民币1万元的购房补贴,多胞胎按实际生育数量补贴,补贴额度可叠加使用。
② 房企优惠:参与补贴政策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每套商品房配套优惠人民币1万元。
全国多地生育购房有补贴
除广东信宜外,福建德化、湖北武汉、黑龙江哈尔滨等地近期也官宣了关于生育购房的补贴政策
黑龙江哈尔滨
近期,哈尔滨有关部门发布最新购房政策。其中,对哈尔滨市户籍符合生育政策的二孩、三孩家庭,在哈尔滨九区购置(首套或二套)新建商品住房的,分别给予1.5万元、2万元的一次性购房补贴。
湖北武汉
日前,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联合发布《关于多子女家庭购房奖补政策的通知》,加大对多子女家庭购房的支持力度。
文件提出,对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武汉市户籍二孩家庭,一次性给予6万元购房补贴;武汉市户籍三孩家庭,一次性给予12万元购房补贴。
湖北鄂州
近日,鄂州市发布了“落实生育支持政策十条措施”。在强化住房保障方面,对符合生育政策的二孩、三孩家庭,在鄂州市购买新建普通商品住房的,分别给予5万元、10万元的一次性购房补贴。
此外,对政策内生育的妇女,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60天,其配偶享受15天护理假,3岁以下婴幼儿父母每人每年享受累计10天育儿假,每多生育一孩,分别增加产假10天、护理假和育儿假各3天。
湖北荆州松滋
近日,松滋市发布购房奖补政策。其中,多孩家庭购房时可享受,二孩家庭每户10平方米/套、三孩家庭每户10平方米/套的奖补,孩次(以母亲认定)可叠加享受。二孩和三孩叠加奖补每户20平方米/套;教职工、医务人员奖补与多孩奖补可叠加享受,单职工分别与二孩或三孩叠加奖补每户20平方米/套,单职工同时与二孩和三孩叠加奖补每户30平方米/套,双职工分别与二孩或三孩叠加奖补每户25平方米/套,双职工同时与二孩和三孩叠加奖补每户35平方米/套。
福建泉州德化
日前,德化县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的补充意见》,升级加码生育支持政策。其中提出,生育二孩给予购房补贴5万元;生育三孩给予补贴1万元、购房补贴10万元,全家还可享受景区门票、乘坐公交免费福利。
此外,在符合条件的三孩女职工生育休假期间,鼓励企业每月给予发放不低于1500元的补贴,县财政给予企业7500元补助;生育三孩的夫妻,在孩子3岁之前可各享受每年累计不少于10日育儿假。
网友热议
广东部分生育支持措施
生育奖励假&陪产假
《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明确职工享有生育奖励假或陪产假: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享受八十日的奖励假,男方享受十五日的陪产假。
在规定假期内照发工资,不影响福利待遇和全勤评奖。
育儿假
2023年,广东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相关假期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明确育儿假实施细则。其中提到:
育儿假的请休按周年计算,即以子女周岁作为计算年度。例如,子女2021年5月1日出生,那么自2021年5月2日至2022年5月1日子女满1周岁之前,父母双方可以各休10日的育儿假;2022年5月2日至子女满2周岁之前,父母双方可以再休10日的育儿假,以此类推,直至子女满3周岁。
在同一计算年度内,育儿假可以拆分请休,原则上不超过2次。
育儿假不可叠加,如有两个以上子女同时在3周岁以内,父母双方每年均只能享受十日的育儿假,直至最小的子女满3周岁。
育儿假不计入职工带薪年休假假期。
护理假
2023年,广东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相关假期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明确护理假实施细则。其中明确:
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本省户籍夫妻或一方为本省户籍的夫妻,一方年满六十周岁的,其子女即可享受护理假,每年五日;患病住院治疗(应提供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住院证明等材料)的,其子女每年可享受累计不超过十五日的护理假。
护理假不可叠加,父母双方均满六十周岁,子女每年也只可享受五日的护理假;患病住院治疗的,每年累计也不超过十五日。
护理假的请休按自然年计算,在同一计算年度内可以拆分请休,原则上不超过2次。
护理假不计入职工带薪年休假假期。
18项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举措
2023年,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广东省总工会等17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实施意见》,涵盖托育、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方面。
来源:广东工会、茂名日报、江门广播电视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