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18年第46期,原文标题《表弟买房》,严禁私自转载,侵权必究。


  表弟是个比较犹豫的人,在买房的事上也不例外。前些年房价起起伏伏,出现了几次可以出手的好机会。但是,表弟瞻前顾后,没有下定决心,错失买房良机。因为此事,表弟被家人数落过多次。


  去年,表弟重新开始了买房模式。每到周末,他就辗转于各大售楼处之间,有时候从早忙到晚,连午饭都顾不上吃。房子的朝向,小区附近的医疗、教育、交通、超市等配套设施,未来是否有地铁规划,事无巨细全在表弟购房的考虑因素中。


  为了不遗漏看房信息,表弟甚至专门准备了一个本子,把他去过的每一处楼盘的详细信息都认真记录,并记下了售楼处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万一有什么活动,自己也可以捷足先登。


  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有的楼盘也到了快开盘的时间。但是,售楼处鲜有工作人员联系他。偶尔有售楼小姐打来电话问问也不了了之,然后就没有下文了。表弟也主动打过电话,对方一听是公积金贷款,草草应付他几句,便挂断了电话。表弟实在有些郁闷,“我明明真心买房,为什么售楼小姐对我爱搭不理?”。


  无奈之下,表弟找了个从事房地产工作的朋友咨询。原来,2018年上半年楼市火爆,有的楼盘甚至一开盘就售罄。即便有的楼盘地理位置稍微有点偏远,但是也挡不住购房者的热情,售楼处常常人满为患,售楼小姐常常被购房者围得水泄不通。在这种情况下,当然是重点照顾那些有能力全款买房的人。俗话说:“全款的里面请,商贷的门口等,公积金的靠边站。”表弟恍然大悟,这位朋友也给表弟指点迷津:如果能找到“里面”的熟人,给点好处费或者茶水费,买房的成功率就会大大增加了。


  能买上房当然是好事,但是要白白多付出几万元的茶水费、人情费,表弟又失落了。经过再三考虑,表弟决定暂时不买房了。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在国家“房住不炒”政策的调控下,自2019年开始,房子的价格渐渐回落。慢慢地,原先那些对表弟爱搭不理的售楼小姐,时不时打电话问候一下表弟,询问最近有没有购房需求,还有的售楼小姐把更好的楼盘推荐给表弟。有时候一天甚至能接到三四个这样的电话,态度和原先明显不一样,对公积金贷款也完全不拒绝。有的人还表示,只要过来看好了房子,价格还可以再商量。表弟感叹道:“原来楼市火的时候,售楼小姐根本顾不上我,甚至还有点不耐烦,但现在的感觉真是冰火两重天,完全不一样啊!”


  仅仅一年多的时间,房地产就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有几个项目表弟也有了较大的购买意向。按家人的话说,“差不多就出手吧”。但在“房住不炒”的楼市大环境下,房子重新回归到居住的本质,不再沦为投资和暴利赚钱的工具,如此一来,表弟买房反而又不急了。因为他笃信:在买房这件事上,这一次他绝对没看走眼。


  (读者 臧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