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区帮扶建设的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和文体设施。


  龙岗区为海丰捐赠的医疗设备。


  2016年5月起,龙岗区对口帮扶海丰县33个贫困村(含深汕合作区4个贫困村),4年时间过去了,33个贫困村在贫困发生率、农民收入、人居环境等各项指标上均达到省退出标准。


  显然,这是一个好故事持续发生的过程。4年时间里,龙岗区累计投入帮扶资金6.6972亿元,资金总投入在深圳帮扶汕尾各区中名列第一。如今在海丰可以看到,海丰生态科技城从无到有,一个个极具特色的“红色村”蜕变成为特色旅游村庄,村民脸上挂着笑容,荷包也鼓了起来,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不仅如此,贫困村里道路变宽变平整了,自来水通到了家里,修葺一新的文体广场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值得一提的是,龙岗在攻坚精准扶贫的同时不断巩固扶贫成果,加强返贫预警,定期跟踪回访脱贫户,对可能返贫对象进行备案和重点关注,并成立海丰县龙岗帮扶防范返贫基金,将入股产业项目产生的收益全部用于帮扶处在贫困边缘的生活困难户。


  党建引领


  借力“红色基因” 加速振兴发展


  新山村位于汕尾市海丰县附城镇。过去,这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小村庄,村民普遍以农耕为主。如今,再走入新山村,红色纪念馆、红色广场、红色文化长街、大塘休闲景区……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让人眼前一亮,更令人称道的是,该村在开展红色旅游后,带旺了村的人气,也开启了村民的致富路,仅去年“十一”假期,新山村接待游客超4万人次,创造经济效益150万元。目前,新山村先后获评“红色村”示范村、基层党建示范村、创新城乡社区治理示范村、“广东省十大美丽乡村”等众多称号。这些改变都源自“党建+扶贫”路子的铺开。


  “扶贫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抓好党建促脱贫工作,不断创新举措,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障。”据龙岗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不仅在海丰成立临时党支部,开展各类理论学习,同时以2018年全省党建促乡村振兴暨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现场会为契机,帮助不少村庄通过强班子、重培训、抓队伍、严管理,全力推进新山村、坡平村等“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创建工作,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另外,狠抓驻县指挥部、帮扶单位、驻村第一书记工作责任落实,驻海丰指挥部每月召开工作专题会,不定期召开临时党支部扩大会,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当然,制度建设也巩固了基层党建的成果。近年来,龙岗制定贫困村三年帮扶规划和年度帮扶计划,建立帮扶单位领导挂村制度,明确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责任,还出台《龙岗区-海丰县对口帮扶项目与资金管理办法》《库存现金管理办法》等文件,明确专项扶贫资金的管理、范围和流程。成立作风督查小组,有效规范扶贫工作流程,推动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产业“造血”


  引来重大项目 鼓起村民腰包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海丰,龙岗围绕增强帮扶地区“造血”机能目标,投入3亿元支持建设海丰生态科技城。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135家、落户项目41个(其中投资超亿元项目27个),总投资169亿元。2019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1.25亿元、同比增长8.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65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在去年5月建成移交的海龙投资大厦尤其值得一说。“大厦定位为海丰生态科技城园区综合服务大楼,总建筑面积24938平方米,共有11层。项目具有园区服务、企业服务、孵化器和配套商业等多重功能,今后将成为当地高端办公场所和孵化器创业平台。”据龙岗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建设突出了产业帮扶造血的“龙岗模式”,“通过统筹海丰县33个贫困村6600万元帮扶资金,建设海龙投资大厦项目,可以实现每村年均保底分红10万元。”


  实际上,龙岗帮扶海丰的产业式“造血”工程和项目还有很多。在集体经济方面,近年来,龙岗组织罗山、罗北、可新等贫困村141户有劳力贫困户参与恒华生态农业项目,收益率达8%;建设光伏扶贫项目,2018年以来发电16万度,收益达11.3万元;组织33个贫困村有劳力贫困户入股红色旅游公寓项目,收益率达7%。在农业产业方面,龙岗结合贫困户需求发展特色农业,谋划袁隆平杂交水稻、甜叶菊、百香果、茶叶、红薯等多个项目,贫困户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其中甜叶菊种植项目按“保底+分红”模式,收益率达9%。另外,2017年,由龙岗区着力引进的威翔航空项目也落户海丰,该项目采取“前店后厂”模式,在龙岗建设全球总部和研发中心,在海丰打造航空产业城,并于2019年7月在海丰下线首架FX-2型飞机,预计达产后实现工业产值20亿元以上,带动直接就业超千人,目前,该项目被列为省重点项目。


  聚焦民生


  看病更方便了 教学配套更好了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在海丰县莲花教育园区内,龙岗区帮扶建设的海丰县教师发展中心已经完成了主体工程和外墙装修,预计今年11月可以竣工交付使用。届时,这里将成为集教研、科研、培训和教育信息化以及其它行业培训为一体的综合培训基地,助力提升当地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


  记者了解到,在海丰,教育滞后成为当地发展的一大“瓶颈”。为此,龙岗持续加大教育事业方面的帮扶力度。一方面,协助市指挥部投入1500万元建设海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宿舍建设,全面解决了1200名学生的住宿问题。同时,完成赤坑中学、县委党校电教平台和20所学校教学配套设施建设等。另外,安排6批33名龙岗教师到海丰支教,邀请2批100名海丰教师到龙岗进修培训,协调4批245名贫困户子弟到深圳市第二高级技工学校就读(就业率100%,收入达4000-6000元/月)。“要加大力度,通过实施系列重点工程项目,以扶贫扶智实现贫困群众的‘精神脱贫’。”5月8日,龙岗区委书记张勇再一次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除了教育,医疗也是龙岗重点帮扶的工作内容。“我们协调市指挥部投入1800万元建设海丰县城东镇卫生院综合楼和海丰县黄羌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还统筹龙岗区卫生系统捐赠价值2400余万元医疗设备,完成海丰县疾控中心项目设计和设备采购安装。另一方面,投入120余万元将新山村建设为健康扶贫示范村,按深圳社康中心标准建设村卫生站,并完成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定期组织龙岗医生到海丰开展义诊,惠及群众2000余人。”龙岗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基础设施方面,龙岗规划对口帮扶项目331项,修建道路40公里、路灯951根、公厕72座,改造自来水厂2座,铺设自来水给水管道9.3万米,新建及修缮党群服务中心28座共9474平方米。大力解决贫困村农业产业基地、农田水利设施、饮水安全、文化设施缺乏、出行难等问题。


  来源:龙岗融媒首席记者 沈荣


  龙岗融媒编辑:饶启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