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深东西部协作交流,打通服务企业群众“最后一公里”,7月25日,德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与石河子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举行政务服务“跨域通办”签约仪式。在全国高频政务服务“跨省通办”140项事项基础上,德州与石河子市拓展区域合作事项20项,包括分公司设立登记、医师执业范围变更等。此次签约,是山东省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务服务合作的率先破题,不仅将切实方便两地企业群众“异地办、免跑腿、一次好”,更将为“跨域通办”起到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今后,双方将深化合作,不断扩大“跨域通办”事项范围。近期德州还将与乌鲁木齐市、哈密市签订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合作协议。


  今年以来德州市全力搭建五级“跨域通办”服务体系、实现两个突破、创新四项举措、做到三个全省领先、打造了“跨域办好”新模式,推动政务服务改革迈上新台阶。目前,与全国432个地区携手通办事项865项,办件超过200余万,降低企业群众办事成本上亿元。


  先行探索,搭建五级通办体系


  实施“国家、省、市、县、乡”五级通办服务体系。搭建起线上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跨省通办”专区为基础,省政务服务平台“全省通办”平台为支撑,线下市、县、乡跨域通办专窗兜底的“一门一窗一网”“国家、省、市、县、乡”五级体系。按照“一窗受理”标准,市级大厅通过“帮办代办+跨域通办”服务,打造“靠前服务、主动帮办、一帮到底”的通办服务模式。线下,县级大厅设置“跨域通办”专窗105个,并延伸至483个乡镇、社区。线上,政务服务网覆盖150余个政务服务中心和890余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现政务服务网点和相应事项办理地点全覆盖。


  破圈出彩,实现两个全国首创


  全国首创“跨省异地线下办”新模式,设立德州市政务服务中心驻京分厅,建立“在京办首席联络员”工作机制,国内首创“异地线下上门办”服务。服务30余万在京的德州市民和服务京企央企投资德州实现216个事项实现在京办理做到与市级大厅同标准管理、零差别办理、零时差协同。


  牵头搭建全国首个贯穿黄河流域干线、市县一体的“黄河流域政务服务通办圈”,涵盖黄河流域干线6省(自治区)20市172县(市区)。编制《黄河流域政务服务领域电子证照互通互认清单》《黄河流域“跨域通办”线下办理指引》。实现证照互认一体化、服务标准一体化、帮代办服务一体化三个一体化新格局。


  方式赋能,推出四项办好举措


  1.打通堵点,跨域“一次办好”


  深化网上办、掌上办。社保、医保、不动产等9大类17个自建系统与政务服务平台“一键联通”。可办理市县两级行政许可事项4910项、市县乡三级公共服务事项1.99万项。开展免证办、信易办。75个常用证照的可在线调用,市县两级8600多个政务服务事项申报材料与电子证照关联,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免证办”。


  2.打通体系,跨域“就近办好”


  强化就近办事指引。政务电子地图汇聚全市1033个政务服务场所信息,6.9万个事项可在线查询、预约办理。强化“政银”“政商”合作。省内率先将政务服务事项嵌入136台“STM”银行智慧柜员机,涵盖308个银行邮政网点。居家办事模式。476名政邮帮办代办专员持证上岗,82项高频事项实现5分钟响应,30分钟上门到户,结果免费邮寄到家。


  3.打通服务,跨域“满意办好”


  强服务优化办。通过“帮办代办+跨域通办”服务,有效提升了通办服务水平和兜底服务能力。“好差评”监管办。通过政务服务网、爱山东APP、大厅评价器等9个渠道开展所有业务“好差评”,对办结业务回访测评并及时整改,确保群众办事不扑空。


  4.打通数据,跨域“智能办好”


  屏上见面“边问边办”。“云点单”“云指导”“云代办”“云视频”,一键与对应的帮办代办人员实现边问边办。智能审批“秒批秒办”。市公积金管理中心与省会经济圈6城市中心实现信息互认,上线全国住房公积金小程序、网办量提升20%,提取业务网办量超过80%。


  服务跃升,做到三个行业领先


  一是通办标准化领先。在全省率先起草发布了通办服务地方标准《德州市跨域通办服务规范》,被作为《山东省跨域通办标准指引手册》的参考范本,对“跨省通办”专窗的服务范围、服务流程、服务标准作出明确规定。对1400余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逐一编制了《“一窗受理”零基础模板》。三次参与“全省通办”事项清单制定和事项落地情况测评,为“跨域通办”输出了“德州经验”提供了“德州方案”。


  二是通办服务半径领先。北融“京津冀协同发展经济圈”,南接“省会城市经济圈”,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通办圈”,搭建“鲁冀津”政务服务通办圈。加入“云上办”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联盟、一窗·全国跨省通办联盟。与全国26个省、432地携手合作,有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是通办服务水平领先。开展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云上办等多种业务办理模式,为企业群众提供多样的咨询、指导、协助服务,服务企业群众异地办事。累计推出“跨域通办”事项865项,涉及企业开办、准营准办、交通运输等30个高频热点领域。大力推行“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累计减少256个环节、407份材料,压减办理时限2598个工作日,104份表格、材料实现合并共享。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贺莹莹 通讯员 杨鹏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