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山经开区,要做一个“芯的荟聚”
当年荟聚的崛起,堪称无锡商业消费市场的一个奇迹。
它让无锡的消费力从主城商圈向城东片区分流,影响了整座城市的商业版图。当年开业首月客流量即突破百万,2023年的年销售额约33.7亿元,市场影响力可见一斑。
荟聚扎根的地方,在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现在,除了造就这个商业奇迹,在这片土地上,锡山又在打造一个“芯的荟聚”——
长三角工业芯谷。
从招商部门的一位朋友那里听说,这里做科创园区的理念,和荟聚做商业的理念有不少异曲同工之妙。
比如说招商,荟聚在店面招商时,有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是:招进来的这个品牌不能对相邻店铺产生抢流,需要对周围起到引流作用。长三角工业芯谷招引企业时,遵循的也是类似的理念。
在集成电路产业赛道风起云涌之际,它的身上到底有什么特异之处?
01.
亮相:功率半导体成一大特色
日前,IPF2024碳化硅功率器件制造与应用测试大会召开,选址就在当天正式开园的长三角工业芯谷。
超过50位产业领袖汇聚一堂,大会安排了超50场演讲。
碳化硅功率半导体,成为大会上绝对的C位话题。
而值得关注的是,功率半导体领域也正是长三角工业芯谷未来的主要聚焦领域之一,其目标就是充分发挥国家火炬无锡锡山集成电路设计制造特色产业基地的优势,加快建设长三角有竞争力、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产业地标。
为什么长三角工业芯谷要选择碳化硅成为其中一个重点方向?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胜提到一点:
半导体产业的迅猛发展,正引领着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浪潮,碳化硅在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我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格局中实现重要突破的关键。而碳化硅器件,正推动着电力电子系统向更高效率和更高功率密度的方向发展。
从行业的应用发展前景角度而言,碳化硅器件领域全球最领先的厂商意法半导体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曹志平则指出,电动车的大力推广和发展将会极大推动碳化硅器件在汽车上的应用,伴随电动车的发展,充电桩本身也需要用到大量的碳化硅以及相关的功率器件。
在电动车上面如果用到碳化硅,续航里程、电驱效率、集成化程度都可以做得更高,模块化设计也可以更灵活,他预测:
接下来几年,越来越多的车型会采用碳化硅方案。
事实上,碳化硅半导体产业发展迅速,国内在碳化硅材料与器件量产已经进入内卷和洗牌快车道,有可能再两三年,碳化硅每一个细分赛道会有三到五家龙头企业。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清纯半导体董事长张清纯说,几年前他刚回国的时候,碳化硅外延做芯片要用很多设备进行筛选,很贵,但是去年他跟中国外延厂交流的时候,中国8寸晶圆发展已经领先国际。另外价格也是持续下降,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材料价格基本上下降了40%左右。
除了碳化硅产业自身的产业发展趋势,锡山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第三代半导体是整个无锡大市在未来产业中的布局。
据悉,当地已经积累了一批碳化硅领域企业和项目:
无锡芯动半导体,就是当地一家专业进行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IGBT模组生产的高科技半导体制造商。其芯动第三代半导体模组封测项目主要生产第三代半导体SiC模块产品,规划年产能120万块车规级功率器件模组,主要运用于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领域。
去年11月,在2023中国无锡“太湖杯”国际精英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夺取国际团队组第一名的第三代半导体抛光液的产业化项目,也来自锡山经开区,该项目专注于先进研磨、抛光、纳米及光电子等表面处理产品,立足于碳化硅和氮化镓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研磨抛光领域,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抛光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和国产替代方案。
如今,伴随着IPF2024碳化硅功率器件制造与应用测试大会将永久会址定格在锡山经开区,这个板块与第三代半导体的羁绊也不断加深。随着长三角工业芯谷正式开园,一些新项目也接踵而至。
新气象在新园区的迸发,也不禁让人好奇:
这个新产业的种子,是何时在这里种下?
02.
溯源:“芯”在锡山,又添新砝码
集成电路产业是无锡465现代产业集群中最具优势、最具特色、最富活力的地标产业,也是锡山四新四强产业集群中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2023年全区集成电路产业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过120家,实现产值近200亿元,同比增长17%,基本形成了以半导体装备制造为基础,以集成电路设计和封装测试为支撑,兼顾集成电路应用的产业发展格局。
其实,锡山经开区在集成电路产业上起步并不算早,2019年左右才开始有了正式布局。
那时无锡集成电路在制造和封测方面已经定型,为了快速导入集成电路产业且避免形成恶性竞争,锡山经开区选择的两个主要方向是两个“设”——
设计、设备。
从最早的集智广场,到后来的V-PARK都留下了锡山经开区早期在集成电路产业发力的印记。
据悉,现在集智广场还有一栋楼被命名为“芯片大楼”。在这些点位的辗转之间“先行先试”,集成电路项目的起势还是很快让人注意到了,最终在当地政府的综合评判下,集成电路产业园项目就此正式启动。
这也就是今天的长三角工业芯谷的由来。
长三角工业芯谷一期的开园无疑是锡山集成电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功率半导体是这个芯谷未来发展的一大特色方向,但纵观全局,更核心的关键词仍然紧紧定在“芯”上。
起步较晚的锡山经开区,在集成电路产业如何站稳脚跟?
长三角工业芯谷一次亮出了三个重量级的砝码:
其一,是无锡市产业创新研究院的落地。
无锡市产业创新研究院,仅一年时间便引育了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智能产业创新中心、香港城市大学无锡先进纳米材料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先进涡轮动力技术与装备研究所,其探索使用的“虚拟基金”模式、先导技术预研项目、拨投结合专项支持制度等更是一头连着科研,一头通向市场,创新意义非凡。
其二,长三角工业芯谷将与一个国家级头部孵化品牌合作打造一个国家级标杆的孵化器项目,成为无锡首个落地的创新综合体。
据悉,芯谷将拿出一整栋22层大楼来打造该项目,未来对整个片区的科创影响力都相当可观。
其三,是两大国际平台——中韩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中新概念验证中心在芯谷正式成立并定于年内入驻。
三个砝码,带来三个明确的方向:
产业创新、科技孵化、国际化。
锡山经开区希望,这个芯谷将跳出无锡,将目光放到长三角乃至海外,共同为无锡的集成电路产业带来更强的动力。
据悉,围绕长三角工业芯谷建设目标,锡山经开区将政策、基金、园区、平台全部打通,出台了“芯片十条”产业政策,对外发布了一批集成电路方面的专业基金,将充分发挥长三角集成电路工业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湖南大学无锡半导体先进制造创新中心等重大公共平台的产业创新孵化功能和吸附作用,与中科SK、俱成秋实、中亿明源建立全方位合作,全力推进芯片项目的招大引强和孵化培育。
营造这一生态的过程中,企业也在悄然聚集而来。
截至目前,锡山经开区的云林片区已集纳了瀚昕微、华众芯微、丽隽、玖熠、伊瑟、中微龙图等近80家集成电路优质企业。
而据介绍,这还只是长三角工业芯谷第一期的启动区,向北还有正在规划中的二期、三期。
未来的二期、三期不一定局限在集成电路,但肯定还是围绕“芯”技术,发展的还是科创产业,如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等。
03.
眼界:做成标杆,做成精品
更值得关注的一点是:
长三角工业芯谷,是锡沪路“科创走廊”的第一站。
锡沪路,是多年前无锡通向上海的一条交通动脉。这一次,以长三角工业芯谷为一个起爆点,锡山经开区想打造的是一个由表及里、焕然一新的科创产业带。
换言之,长三角工业芯谷更像一个科创核心,向四周辐射,拉动整个片区的更新。
其实,长三角工业芯谷的开发还有一个背景:
早在2021年左右,如今的长三角工业芯谷所用地原来是准备做高品质住宅区的。与现在不同的是,当时房地产仍然明显盈利,尤其长三角工业芯谷的这一带,位于地铁旁边,附近有公园,还有荟聚,地段优势十分明显。
“在这样的好地方,我们必须发展长久向上的产业。”在锡山经开区看来,在无锡商业带动力量标杆的荟聚附近,打造一个未来的科创产业带标杆,这既是为高端人才谋求相宜的生活、工作环境,无形之间也形成一种呼应:
要做,就要做成标杆,做成精品。
长三角工业芯谷于近日成功获得了国际LEED金级认证,这是对芯谷建筑打造方面能源与环境设计的直接肯定与褒奖。
此外,为了提升当地产业人才的体验附加值,一张涵盖了长三角工业芯谷方方面面的规划图正成为现实,两年之内将逐步实现。
一方面是包括食堂、健身房、共享空间等在内的生活空间升级。
据介绍,仅食堂的共享空间便高达3000平米。
此外,芯谷未来在2年内还将建立一个1500平左右的健身房,包含乒乓球区、瑜伽区,有需求的人才可以在业余时间上充分体验。
另一方面的精致,则来自于工作场合的“精益求精”。
比如芯谷配套的园区会展中心设置了两个大报告厅,硬件条件非常不错。
此外,由园区出资建设一站式服务中心还将提供行政审批、税务等一系列的服务。未来,一站式服务中心的服务不仅辐射长三角工业芯谷,还将辐射往北的所有片区。
从生活空间到工作服务,这样一种“精致”的背面是什么?
第一层答案是“市场化物业”带来的优胜劣汰,芯谷的物业是从市场化运营的角度,面向全国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物业方展开遴选。而对于市场化的运营来说,物业还只是停留在最外层的一个方面。
放眼整个板块,各大园区市场化速度明显加快。芯谷打造过程中的市场化步调,更像是锡山经开区对于园区载体整体运营思路的一种转型缩影。
这股焕发的气质有个更深的源头——国企实体化运作改革。以长三角工业芯谷背后的锡发集团为例,这是一家成立于1992年的国企,今年产业园运营板块同时成立了5个公司,分管开发区的各大园区载体。以国企的实体化运营来进一步加速园区等载体的市场化,成为锡山经开区的又一种革新思路。
市场化运营也带来新的启示。对于芯谷而言,这意味着:科创效益与经济效益必须两箭齐发。
这样的故事,在锡山经开区其实早就有过不少成功的案例,比如落户锡山经开区的湖南大学无锡半导体先进制造创新中心,在第二年就实现了3500万元的销售额。
一个成功的园区,前期的规划建设或许要更多靠有形之手,长久的发力却离不开市场的无形之手。聚点成面,围绕长三角工业芯谷这个科创核心将整个科创产业带动起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