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农民交养老金,一些农民不交养老金?

  一些农民不交养老保险,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参保意识薄弱,不了解;二是经济条件不行,交不起;三是觉得养老金太低,不够用;四是传统观念倾向于养儿防老。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为什么一些农民缴纳养老保险,一些农民不缴纳养老保险呢?


  农民可以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差别,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参保意识不同

  一些农民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本身具有比较强的风险意识,具有比较长远的养老意识,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了解也比较多,退休后领取养老金,他们觉得这是一份不错的选择。


  而一些农民不愿意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首先,其本身保险意识就比较薄弱,再加上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了解不是很多,所以从自身意愿上就缺乏参保的积极性。


二是经济条件不同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自愿参加的,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选择有高有低的缴费档次。全国最低缴费档次是每年缴费100元,各地缴费档次有所不同。


  而农民之间的经济条件和经济能力也是参差不齐的,家庭富裕、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农民可以掏得起钱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还可以选择比较高的缴费档次。


  而家庭条件不好、经济能力不行的农民,就没有钱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三是对居民养老金的期待不同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总体人均养老金并不算高,目前人均养老金只有每月162元。


  所以有的人觉得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待遇太低,根本不够养老,所以干脆也不参加了。


  但有人知道,养老金是多缴多得,而且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有缴费补贴,缴费档次越高,补贴的钱越多,而且,当地基础养老金标准越高,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也就越划算,比如,北京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达到800元,上海已经达到了1010元,所以他们算清楚账,就乐于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四是对养儿防老态度不同

  还有一些农民不想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因为他们还固守于传统观念,也就是希望养儿防老。


  但现在啃老族越来越多,养儿防老,越来越不靠谱,越来越行不通,现在都变成了养老防儿。


  所以看清了本质的农民,宁愿选择自己缴费,靠自己的养老金来养老,也不愿意再相信养儿防老。


  在他们看来,靠养老金养老更有独立性,更有尊严,不用依赖子女,也能给子女减轻赡养负担。


  更多社保问题,关注思之想之。


  如果你有什么社保问题,可以加入我的圈子咨询,加入圈子你可以获得一对一社保咨询、养老金测算、社保知识礼包等。点击下方的加入圈子按钮,即可加入。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