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基层治理典型案例⑥|红色物业解锁“幸福密码”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刁良梓
“刚吃过早饭,小张就上门来给我做养老保险资格认证。”3月20日,固始县蓼城街道办事处幸福社区尚城一品小区的居民顾大爷说,“子女都不在身边,平时大小事都喊小张,随叫随到,像儿女一样贴心。”
顾大爷口中的小张,正是张浩。他是固始县工商联广告商会党支部到社区报到的党员,被选配为一品小区的“红色管家”。在小区治理、居民服务、纠纷化解等方面,他发挥了党员干部的“润滑剂”作用,让小区实现了由乱到治的华丽转身。
幸福社区的变化是固始县持续推进红色物业,以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解锁群众“幸福密码”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县坚持党建引领,做实物业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在全县194个小区建立功能型党支部,建立175个网格党小组、284个楼栋党小组,选配308名楼栋“红色管家”。同时,实行街道班子成员与小区结对,鼓励小区党组织委员和业委会委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落实“党建联盟”制度,拓展在职党员“双报到”活动成果。引导退休党员干部参与功能型党支部组建、小区治理。在物业服务企业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推进党员佩戴党员徽章“亮牌”上岗等举措,充实“红色队伍”。

幸福社区的月亮新村是个25年的老小区,原来大家乱停乱放,自家楼下乱搭乱建,导致通行困难,邻里矛盾不断。“2021年打造‘红色物业’以来,我们建立功能型党支部,选配了‘红色管家’,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动员业主居民共同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在真是大变样了!”家住月亮新村小区二十多年的王贵宇老人开心地说。
现在的月亮新村,小区规划好了停车位,车辆摆放有序,小区内整齐敞亮,花草馨香,有三两居民坐在小亭中闲谈。“环境好了,大家住着可得劲!”王贵宇难掩喜悦。

提高基层治理效能,形成长效机制是关键。该县对物业服务企业实行动态监管,依托小区公开栏、业主群等,公开服务事项,接受小区居民监督;定期开展联合培训,提高物业从业人员综合业务素质,用好用活资源、需求和项目“三张清单”。今年,累计形成需求清单52项,引导52家联盟单位结合职能实际提供资源清单60余项。引导报到党员每人至少认领1个服务岗位,联系3户“特殊户”,每季度上门走访1次,每年至少办好1件实事。同时,各县直单位结合自身业务职能,延伸工作触角,开展特色服务。

此外,该县还探索建立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协商机制,在小区开设“居民议事厅”,推行“社区联席会”“小区红色议事会”制度,构建“党建引领、社区抓总、各方联动、企业先行”的物业服务管理新格局。

“为持续擦亮‘红色品牌’,我们坚持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建设14个党建引领‘红色物业’示范点,优化打造‘俏巴邻里’,解锁15分钟便捷生活圈,将志愿服务理念融入‘红色物业’,开展特色服务和红色关怀活动,让群众切实享受到了基层治理成果。”固始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唐磊说。
治理妙招
固始县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立足群众需求,把党建工作融入物业管理,着力构建“党建引领全覆盖、物业管理全参与、优质服务全方位、社区治理全融入”的工作格局。在小区建设功能型党支部,下设网格党小组、楼栋党小组,选配楼栋“红色管家”,以“红色物业”为抓手,以党建为引领,全面发挥党员作用,整合各方力量资源下沉小区,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