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50岁,这三种人不要深交,害人不浅
"老张,你知道吗?我被老朋友骗了20万......"前几天,我在小区遇到王阿姨,她哭诉着被多年好友拉进一个'稳赚不赔'的理财群,结果钱打过去就再也要不回来了。
看着她痛心的样子,我不禁想起这些年遇到的老年人交友教训。50岁后的朋友圈,真的要格外留心,尤其要远离这三种人。
一、满口"稳赚不赔"的"理财专家"
"小区里那个总穿西装打领带的张总,又拉了好几个老太太投资......"物业李大姐告诉我,最近又有老人被骗。
这类人的特点:
穿着体面,总说自己有"内部渠道";
承诺高额回报,动辄月收益10%以上;
常说"机会难得"、"只限几个名额";
各种打着“为你好”“对子女好的名义”,劝你投资;
催你快点决定,不给思考时间;

高收益-理财产品
二、总打听家底的"热心人"
住我楼上的刘婶子,平时特别爱打听别人家的收入、存款。表面上嘘寒问暖,背地里却把这些信息透露给不法分子。遇到类似的表现需要警惕:
经常打探家庭经济状况;
爱传播他人隐私;
对你的养老金、存款特别感兴趣;
热衷介绍各种投资项目;

闲言碎语
三、沉迷赌博的"牌友"
"不就是打打麻将吗?输赢都是小钱......"老李这样安慰自己,结果三年下来,输掉了十几万养老钱。
需要远离的特征:
总叫你一起打牌消遣
输了钱就想翻本
借钱打牌屡见不鲜
把赌博当作生活重心

沉迷麻将
那么,50岁后该和什么样的人交往?
有正当爱好的人
跳广场舞的姐妹
参加读书会的朋友
一起健身的伙伴
积极向上的人
热爱学习新知识
乐于分享正能量
生活规律有序
知冷知热的老友
患难与共的邻居
相互照应的老同事
志同道合的老朋友

志同道合的老朋友
记住:
新交的朋友,不谈钱
借钱的朋友,要谨慎
炒股的朋友,别跟风
打牌的朋友,要节制
正如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但50岁后交友更要留个心眼,宁可话少人少,不要因为一时轻信,让自己的晚年生活陷入困境。
朋友圈,求质不求量。交对朋友,让生活更美好;远离是非,让晚年更安康。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