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之不去的记忆(51):黑龙江双鸭山矿务局百年纪实——岭东煤矿
主编:于耀森
段书记到矿长一路高歌猛进
——史连有在岭东矿工作时的四个亮点时段

迟仁达
2017年11月10日下午3点多钟,按照约定在哈尔滨龙江街,我们找到了史连有的家。78岁的原省煤管局局长,原双鸭山矿务局局长、岭东煤矿矿长史连有精神婴锵,身体硬朗,和老伴一起将我们迎进了客厅。寒喧后,进入主题,40多年前在岭东矿工作时的场面又浮现在老领导眼前,他为我们回忆了几个精彩时间节点。
初出茅庐,率领“红五月”争得全局第一
1972年,33岁的史连有被领导看中,从岭东煤矿六井党总支干事派到当时名震矿区的六井红五月掘进队当
书记,接替年龄较大的范玉琢,和时任队长曲宪章搭班子。不久曲宪章升任八井井长,副队长王兆义转正,两人搭起了新班子。
当时的体制是党委负责制,书记是一把手,抓全面,天天班前要讲政治、讲任务、讲安全,安排打会战。史连有到段队后,决心打一场大会战,创出新水平。经过调研,他提出口号:“超红专,赶刚毅,月进300米,全局争第一。”红专、刚毅都是全局有名的主力掘进段队,赶超他们才能争得全局第一。时间选在五月份,和段队名称相应。300米的目标前所未有,是一场硬仗。
口号提出后,矿井两级领导积极支持,立即下发方案,开展三班竞赛,并要求全矿和井口各部门全力配合。其中一条政策就是矿食堂每天中午要为每名会战职工准备五个包子两个鸡蛋,送到井口,由井口送到段队。当时,对这条政策,其他井口和段队都非常羡慕。
“红五月”掘进队有100多人,各个身强力壮,都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工作是干双轨全岩巷道,截面12平方。平常月目标最多100多米,现在目标定在月进300米,只有卵足劲儿干才能实现。苦累是自不用说的,单说这些人在史连有等段队班子的带领下,通过宣传发动,人人干劲高涨,个个斗志昂扬。工作场面热火朝天,大家抢圆臂膀,全力工作。班班当天算账,你追我赶,不断向300米目标挺进。后来的于振礼、曹务仁、任志禹等诸多干将和劳动模范都经历过这次洗礼,是从这个段队涌现出来的。
一个月下来了,300米掘进目标顺利实现,井口、全矿高调表扬,并受到全局嘉奖。当时的月工资平均70多元,没有奖金,月末评先进,就给一件印字的背心,成绩的取得全靠人心向上、为国争光的思想境界。
真是人心齐,泰山移。
史连有在“红五月”一干两年,干出了名堂,干出了成绩,干出.了经验。
组建612队,月进千米道接续破全局记录
1975年,当了一年工会主席后,史连有被任命为六井掘进井长,当时的井长是李新民。上任后,史连有就组织段队创水平,当时的实际状况是接续紧张,没煤采了,生产陷入困境。史连有等于临危受命。他根据实际抽调力量,于6月12日组建了一个新的掘进队,取名612队。史连有向全队提出口号:奋战一个月,进尺1000米,保证采煤有接续。口号一提出振奋人心,矿井两级领导问史连有要啥条件,他说还要包子鸡蛋,再就是保证车皮,其它啥条件不要。
大家拭目以待。
史连有继续发挥其会做思想工作的优势,带领段队统一思想,鼓足干劲。612队面对的工作条件是半煤岩,要实现目标只有一条路,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提高工作效率。会战攻坚开始了,原来每天能干四五个循环的小班,一下子提高到干10多个循环,工作场面十分火热感人。工作中,力量和智慧同时逆发,工人自制发明了小溜子头,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发动到位,部署正确,调度得当,到月末真实现了1000米目标,天随人愿。井口炸开了锅,矿炸开了锅,人们欢天喜地,全局也成了爆炸性新闻。
是年,李新民调走,史连有提为六井井长。这时学采煤、机电出身的史连有采掘机运通样样都通了。
敢想敢创,一年调整仁月完
当上井长后,由于井口采掘严重失调,矿决定给史连有一年时间进行调整。史连有跟矿里说,用不着那么长时间,矿里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知道他不是乱夸海口。回到井口,经过实际调查研究,一个方案渐渐成竹在胸,史连有提出了“一年调整巨月完。”的口号。
当时井口有采煤段队8、9个,掘进段队20多个。调整的主要任务是翻修安全系数太低的巷道,总长度达1300多米。史连有巧妙利用这些掘进段队,进行分段施工,技术上也一改用工字钢完成钢带费钱费工的老办法,改用锚喷结合,要求光爆锚喷一次成巷。改用新办法后,史连有知道,在施工过程中,头等大事是安全,他采取措施把重点放在了安全上。
三个月按时完工,从矿到局人人都竖起大拇指,称赞史连有敢想敢创,也同时成为了同行学习和效法的榜样。
巷道修复后,史连有采取掘进、采煤同时创水平的打法,鼓舞士气,大打翻身仗,一举扭转了全井采掘严重失调的局面,生产步入正轨。两年后史连有提拔为岭东矿生产副矿长,以副代正。
老矿开新花,思路决定出路
1977年9月,史连有被任命为岭东煤矿生产副矿长,张德臣党委书记兼矿长,就把行政工作全部交给了史连有。史连有以副代正,主持行政工作,1978年6月转为矿长。同事先后有张德臣、赵国栋、关春青、孙福鹏、郭海峰、雷永生、王福、孟宪和、许惠、林树德等到了矿里,想的是一个矿的整体工作,和井口不是一回事了。
矿老煤衰,整体已经落后全局,局到岭东矿调研曾留下了“6个井、8千人,出80万吨煤,亏800万元”的结论。要想减亏提效,不拖全局后腿,就得挖掘潜力。史连有开始动脑筋想对策,他召集班子和有关人员开会,当时的财务科长后来成为矿务局总会计师的付勤提出了一个方案,经修改后定名为八定八保承包方案。在煤矿内部承包,引进竞争机制,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做法,当时在业内首开先河,全国没有,类似小岗村的土地承包。
但史连有敢开先河,方案出台了,在全矿大会上宣布,各单位签合同,名曰军令状。生产离不开安全,必须实现安全生产。为此在史连有的主持下,出台了安全生产40条,印成小册子,职工人手一本。这也是全局首创,前所未有的。谈到小册子的形成过程,史连有不无感慨地说,是从岭东矿老账里记载的常见病、多发病里提炼出来的,是工人用血的教训换来的。方案奏效,老矿换发出新的活力,止住了亏损。
1980年9月,史连有离开了工作20多年的岭东矿,升任双鸭山矿务局副局长,踏上了新的征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