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交过养老保险,明年就达到退休年龄了,能一次性补缴吗?
#众说康养·团圆季#
纵观整个社会大环境,绝大多数退休老人的固定经济来源,基本都只有每月可定时领取的养老金。以往一些老人意识不到参与缴纳养老保险的重要性,或者手头的积蓄一直不足,因此一直都没有缴纳过养老保险。说到这里就有人会问了,按照规定来看用人单位不给员工缴纳养老保险是违规操作行为,为何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从来都没有缴纳过养老保险,也能通过审查呢?这是因为很多年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参与缴纳制度不完善,而且缴纳五险一金的话,单位要自动扣除个人缴费部分。一些人感觉这没有必要,所以就以临时工的身份在用人单位工作,当然除了五险一金的其他待遇,都是跟正式工一样的。
现在这部分人手头宽裕了一些,看着比自己大几岁的年龄相仿的朋友,每个月领取几千块的养老金,才突然感觉自己的晚年生活,的确少了一些保障,也就有了补缴养老保险的想法。近期粉丝在后台问,自己明年就达到退休年龄了,从来没缴纳过养老保险,是否能一次性补缴?这一问题的答案我们要分2种情况讨论,其中的利与弊大家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进一步的衡量清楚。
养老保险分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两种,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低,且退休后的待遇更好一些,如果参保人之前是有工作单位的,补缴首选必然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但早在2016年的时候,人社部就出台了规定,明确指出个人不得在退休前,一次性补缴完成15年的养老保险费用。但回看2020年之前的养老保险一次性缴费,依旧有人陆续的参与到一次性补缴当中,之后各部门的审查力度就比较强了。马上就是2023年了,个人要想一次性补缴15年的养老保险费用,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要实在想补缴,可以退而求其次选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虽然补缴的比较多、每个月领到的养老金也没有那么多,但最起码可以享受养老金待遇,以及养老金的上调待遇,也算是一种“分散投资”。但仔细算一下我们不难看出,一次性补缴的费用,可能需要领取很多年的养老金才能回本,之后才算是真正开始享受养老金待遇。如果你本身身体状况不是很好的话,有这笔钱还不如在银行存个定期,或者做一些收益低但保险的投资。就算本身没病没灾,也不建议一次性补缴,因为按照最低基数补缴15年的养老金,达到退休年龄后可领取的养老金,也是少的可怜,很有可能只有一千出头。如今我国的通货膨胀速度愈来愈快,每月一千多的养老金,显然无法给大多数老人的晚年生活提供物质保障。
综上就是养老金可以和不可以参与一次性补缴的情况,大致了解后,大家还是要本着守法的原则,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选择。
往期文章:2023年养老金上调,这7类人不能涨钱!1月起,1类人将被暂停发钱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