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钢市积极构建养老服务发展新格局
平报融媒记者 杨德坤
11月19日,位于舞钢市同立医养中心的“萌老乐园”失智专区,几名失智老人在记忆康复训练室接受认知干预训练,并在园区工作人员帮助下开展各类趣味活动。
近年来,舞钢市深入贯彻养老服务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坚持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两手发力”,推动养老事业、养老产业互促发展,构建起“以居家为基础、 社区(村)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县(市)、乡、村三级全覆盖养老服务体系,形成“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多元主体合理竞争、互为补充,全民整体行动”的养老服务发展新格 局,目前已建成县级综合养老中心(特困供养中心)1个、街道综合养老中心6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9处、农村幸福院56处,提升改造乡镇敬老院8家,辖区目前养老床位突破2500张。
该市坚持把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急需补齐的民生事业短板范畴,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养老服务工作体系和体制机制,着力发挥党委、 政府在统筹规划、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主导作用,确保应对人口老龄化各项事业健康持续发展。今年以来,舞钢市委常委会、舞钢市政府常务会先后3次听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汇报,书记办公会、市政府周例会10余次研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并在平顶山市召开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行动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
该市加强统筹规划、政策引领,出台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等,有关部门积极做好制度安排,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制度建设, 不断完善老年人家庭赡养和扶养、社会福利、社会参与、宜居环境等政策制度,增强针对性、协调性、系统性;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河南同立康养集团、舞钢市正豫服务公司等企业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激发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养老服务,吸引不同年龄、不同职业者加入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开展孝老模范等评选,强化家庭和个人养老第一责任,巩固和支持家庭养老基础性功能。
该市创新要素供给,立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探索创新,持续优化养老服务营商环境,充分整合社会资源,不断优化要素供给,着力破解资金、用地、人才、运作难题, 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财政资金引导、为企业打通投融资渠道等方式,增加资本要素供给;通过“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免费培训、院校培养等方式,增加人才要素供给;通过“医疗+养老”“旅游+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基本养老服务形式向医养康养相结合转变;通过加强大数据、物联网等在养老服务中的集成应用,探索科技化、信息化发展路径,促进政府、市场、社会、家庭、个人等养老服务主体各尽其能、共建共享,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与大城市养老不同,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难点在农村。为此,该市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城乡统筹,推动基本养老服务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着力补齐农村基本养老服务短板,加快形成县(市)级供养服务设施、乡镇敬老院(乡镇级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和农村幸福院(互助养老服务设施)三级互联互通的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实现城乡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该市还结合深化“五星支部”创建,推进党建融合赋能农村养老,加强农村幸福院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自我管理功能,推动形成农村养老服务合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