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自由职业者、个体户等灵活就业群体来说,心里总会有个疑惑: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去购买城镇职工社保,每年拿出上万元缴费,到底划不划算?


  今天我们就来帮你理清这笔关乎晚年生活的经济账。


  .01


  不同城市缴费差异有多大?


  首先,目前城市社保缴费主要分为两大块: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而且不同城市的缴费标准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深圳:


  养老保险的最低缴纳基数是4492元,缴费比例是20%,那么深圳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就是:4492×20%×12个月=10780.8元。


  医疗保险的最低缴纳基数是6733元,按7%的比例缴纳,一年的缴费就是:6733元×7%×12个月=5655元


  两项加起来,一年要缴纳16436.52元。


  再比如,河南周口:


  养老保险最低缴纳基数3756元,按20%的比例来,周口灵活就业人员一年需要缴纳的养老保险就是3756×20%×12个月=9014.4元


  另外医疗保险最低缴纳基数也是3756元,缴费比例是4%,一年缴费就是3756×4%×12个月=1802.88元


  两项加起来,河南周口灵活就业社保年缴费约10817元。


  按这个标准计算,如果持续缴纳20年:


  三线城市总投入约21万元


  一线城市总投入约32万元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也难怪很多灵活就业人员会对交社保这事有所顾虑。


  .02


  为什么有人觉得不划算?


  1. 养老保险的"隐形门槛"


  首先,他们每月交的养老金中,有60%进入统筹账户(相当于公共资金池)


  其次,必须缴满15年才能领取退休金


  最后,如果中途退保,他们只能拿回个人账户的40%,之前交到统筹账户里的钱就拿不回来了。


  2. 医疗保险的"隐藏条款"


  首先,缴费比例4%-7%,但仅有2%进入个人账户


  其次,需要累计缴满25-30年才能享受终身医保


  此外,一些人觉得去医院看个小病,走医保报销后的花费还是挺贵的,相比之下,去小诊所看病可能更实惠。


  但其实,判断买社保亏不亏、值不值,重点不在于有多少钱被划入统筹账户。


  .03


  算清这四笔账再做决定


  1. 投入产出比


  以三线城市年缴1万为例,假设缴费20年:


  总投入21万元(不计利息)


  退休后每月领取约1500元(按现行标准)


  需要领11.6年才能回本(未计算养老金上涨因素)


  2. 医疗风险对冲


  现实中,重大疾病治疗费用通常在10万元以上,医保可报销60-80%。相当于用每年1800元医疗保费,撬动最高数十万元的医疗保障。


  3. 通货膨胀对冲


  社保缴费基数每年增长约5-8%,但养老金调整幅度通常高于银行定存利率。2022年全国养老金上调4%,2023年上调3%,远超同期1.5%的定存利率。


  4. 政策兜底优势


  个人账户年利率约6-8%(2022年为6.12%)


  养老金已实现18连涨


  参保人身故后,家属还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要知道职工退休人员的丧葬抚恤金补贴也不低,上海两项加起来,可达到8.2万——19.4万。


  .04


  这三类人建议一定要参保


  1. 收入稳定的自由职业者


  如果你的年收入超过6万元,建议优先参保。以月均5000元收入计算,社保支出约占年收入18%,属于可承受范围。


  2. 40岁以下的中青年


  距离退休还有20年以上,既能满足最低缴费年限,又能充分享受复利增值。


  假设30岁开始参保,个人账户按6%复利计算,30年后可增值到本金的5.74倍。


  3. 有慢性病史群体


  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通过医保门诊报销每年可节省数千元药费。


  比如糖尿病患者,全年药费约4000元,医保报销后自付只需要1200元,一年可以节省大几千。


  .05


  三个参保小技巧


  1. 梯度缴费法


  收入不稳定时,可按"低基数养老+高基数医疗"组合缴费。例如选择60%养老缴费基数+100%医疗缴费基数。这样可以适当的降低压力,又保障了医疗。


  2. 年限补缴策略


  如果你去临近退休年龄,但是缴费年限不足,可优先补缴养老保险(最长补缴5年),医疗保险可选择转为城乡居民医保。


  城乡医保同样可以享受不低的医保报销,但是缴费明显比城里人更便宜。


  3. 账户活用技巧


  现在已经规定了,医保个人账户余额可用于家人看病买药,部分地区还允许购买商业健康保险。


  重要提醒:2023年开始,已经有不少地区出台新政,灵活就业人员可单独参加养老保险或医疗保险,不再强制捆绑缴费。建议根据自身情况组合参保。


  例如:


  35岁以下:养老+医疗


  40岁以上:优先养老保险


  已购商业保险:单独养老保险


  文末结语:


  社保本质上就是用现在的确定性支出,对冲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就像雨天带伞,年轻时每月存1000元,退休后就能多一份旱涝保收的"工资"。


  对于灵活就业者来说,参保就相当于给未来的自己雇了个"财务管家",虽然眼前要多支出,但长远来看,这份国家担保的"长期饭票"仍是性价比之选。


  毕竟,再精明的投资高手,也很难保证退休后20年都能有稳定收益,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所以,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只要条件允许,还是应该积极考虑购买社保,为自己的未来生活增添一份保障。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