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扬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主动担当作为,奋勇改革攻坚,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标,着力打造“心社保”品牌, 加快完善社会保险体系,精心编织社会保障“安全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如何才能让‘心社保’持久发光?”近年来,扬中市人社局社保中心一直在探索实践。他们坚持支部党建与业务学习相融合,开展常态化学习,多措并举全力打造精细社保和暖心社保。


  聚焦深化改革,打造“创新社保”。依靠新平台创新业务经办服务形式,构建社保信息收集新模式,满足群众多样化的社保需求。根据省厅相关规定,扎实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认真落实工伤保险省级统筹。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做好退休“中人”待遇核定计发和职业年金归集工作,9月底,已解决历年中人待遇核定扫尾工作,核定完成率达100%。妥善做好编外人员养老保险调整工作和解决非在编人员享受机关保险待遇历史遗留问题。


  聚焦社会保险扩面,打造“全民社保”。 社会保险扩面向纵深推进。扬中全市企业养老保险缴费人数6.37万人,实施非全日制从业人员、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和实习生参加工伤保险,全市建设工程新开工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100 %。居保扶贫全覆盖,全市困难群体实现100%参保登记、100%全额代缴、100%享受待遇。


  聚焦提升城乡居民保障水平,打造“便捷社保”。高质量发展工作进展顺利,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不断健全,2022年9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2021年的217元/人.月提高至222元/人.月,实现“十六连增”。4季度,根据镇江市局文件要求,制定扬中市基础养老金调整办法,人均将再次增发不低于省定最低标准14元/月。帮扶低保、特困等1132人免缴社保费,其中302人由两级财政每年代缴200元(个人不缴费)城乡居保保费,830人享受基础养老金,其余60人参加其他社会养老保险(包括16周岁以下14人和在校学生)。实施相关困难行业企业缓缴费政策,完善社保经办服务模式,适时适度提高社保待遇水平。紧盯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优化服务供给,积极贯彻上级要求,持续推进清事项、减材料、压时限,拓展社保服务便捷化。


  聚焦养老待遇调整,打造“数字社保”。全市36527名企退人员始终保持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率100%。新办退休1673人,办理死亡退休人员177人;为确保调资不错不漏足额发放,7月份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待遇做好前期数据核查工作, 2022年全市合计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34039人,月人均增加养老金92.58元,调整后人均养老金2069.63元,月增加养老金315.13万元,补发1-7月调资共计2205.93万元。


  聚焦做优退管服务,打造“暖心社保”。组织企业退休人员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和免费健康体检,开展对全市90岁以上企业退休老人慰问,积极推进全市第十八届“社保情”相关活动,举办退休人员“喜迎二十大”社保诗词征集活动及扑克牌比赛,提升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聚焦完善工伤保险体系,打造“高效社保”。配合深入开展重点行业工伤预防,加强工伤康复工作,进一步建立预防、补偿、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体系。每年定期与全市各街道(乡镇)医疗机构签定协议,确保全市用人单位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有效、优质的抢救和治疗。大力弘扬“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压实工作责任,形成整体合力,强化支持保障,健全信息反馈、情况通报,大力提高服务效能。


  聚焦社保基金监管,打造“安全社保”。 社保基金监管进一步加强。建立健全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风险防控体系。持续开展社会保险稽核,加大对重复领取、虚报冒领和服刑人员等违规领取待遇的追缴力度。常态化开展社保基金风险防控警示教育,提升工作人员风险意识,筑牢社保基金安全防线。6月,完成第三方审计对各项保险基金的专项检查。多渠道强支撑,全链条强监管,开展社保基金管理提升专项行动,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养老钱、保命钱。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扬中市人社局全力完善社会保险体系,挖掘完善“心社保”品牌服务内涵,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民参保计划稳步推进,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今年,我们将持续聚焦社保改革惠民生,着力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大力推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扬中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姚森 王舒露 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