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到2025年,延迟退休政策开始逐步实施的当下,很多人,尤其是机关单位与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正在担忧一个新问题:延迟退休政策全面推行后,养老金领取139个月之后,是否会面临待遇降低的状况呢?


一、延迟退休政策解读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要想知道是否会出现影响和变动,首先就要了解清楚延迟退休政策具体会对养老金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


  目前根据最新的政策,国家规定从2030年1月1日开始,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将逐步提高到20年,每年提高6个月。


  这一项政策出台,对于很多想要在未来领取养老金的普通民众来说,就需要更加关注自己社保缴费的情况,确定自己能够满足基本的缴费年限要求。


  关于延迟退休政策,目前强调的是自愿和弹性,对于职工来说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家庭需求状况选择退休时间。


  总体来说,在实行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政策之后,每个职工的退休年龄将会从一个固定的年龄值而拓展成为一个区间。


  新政策对养老金确实是会有一定影响的,在新的改革方案当中,养老金的计发方法和职工的缴费年限以及退休的年龄将会有更加紧密的联系。


  不管是普通公司职工还是事业单位职工,如果要选择延迟退休,那么养老金缴费年限也会跟随着延长退休的时候,也可以得到更高的养老金待遇。


  养老金在领取139个月之后,是否会出现福利待遇降低的情况,关于这个问题可以明确的一点是养老金随着延迟政策的推出,福利待遇是必然会受到影响波动的。


  139个月,按照原本的方案,事实上就是到60岁的退休年龄,之后可领取的养老金时限。延迟退休政策推出后,根据新的政策,在不同年龄退休对应的计发月数也会出现影响,年金领取的待遇和养老金又有差异。


  如果个人账户的年金待遇全部领取完,那么就没有再领取的空间了,也不可以参加养老金上调的政策。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对于很多机关单位人员,在领取完年薪之后,就会减少一份养老金待遇。也就是说在新的政策影响之下,139个月以后,确实有很大可能会出现养老金福利待遇降低的情况。


  不过这中间还有很多其他的变动,2025年正式开始实行退休往后退休的年龄会向后推迟,所计算出来的年金也是会有调整的。


  而且后续关于养老金政策,国家还会做出其他的调整变动。当下整体局势,养老金几乎每年都会出一些新的政策调整,所以这其中的不可预测变量是非常多的。


  所以后续关于养老金的领取方式,领取福利是否还会降低,这些都要根据实际情况重新作出调整评估,并不能用当下的方式直接计算出结果。


二、注重规划

  关于养老金的政策调整一直在变动,对于多数职工来说需要注意一些重点,其中第1个是生效时间,另一个是关于延迟退休,具体的实行是渐进式延长。


  生效时间是在2030年1月1日开始实施,也就是说在此之前领取养老金缴费年限还是15年。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点就是延迟了退休的年龄,缴费年限也延长了,关于社保回缴,基本福利是否还能保障?


  这一点其实可以明确的一点是单位职工参加社保,对后续的福利领取,肯定是有帮助的。对于普通员工来说,后续如果想在自己年迈以后有更多的养老保障,也可以考虑多投养老保险。


  像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其基本的回本时间是5~8年左右,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回本时间更快一些。


  要想有多重保障,除了社保养老保险这些内容以外,注意好个人的参保年限,缴费年限,结合起来,做多方面的规划,才能让自己在未来的养老福利方面有更多的保障。


结语

  我国目前的养老金基本就是社保养老,个人养老和商业养老。对于普通职工来说,个人能力范围之内,可以选择多投,做好其他的一些补充养老方案,对未来提高养老品质也会有更大帮助。


  信息来源:


  [1]向“新”提“质” 增效图强——“十四五”以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有关老龄和养老工作部署落实成效综述 中国社会报


  [2]两会期间养老成热议话题 爱心人寿“医康养保”书写养老金融新篇章 财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