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海涛 通讯员 杨国栋


  阅读提示:“一老一小”是大多数家庭的主要关切。“一老一小”,一头牵着“朝阳”,一头连着“夕阳”,是事关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问题。近年来,宝丰县深化民生领域改革,把服务好“一老一小”作为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民生工程,聚焦“一老一小”关心关爱工作,以实打实的暖心政策,用心用情用力托起“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努力绘就“朝夕美好”幸福画卷。


  近年来,宝丰县先后获得全国社会救助工作先进单位、首批“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全国联动示范县、全省婚俗改革实验区等荣誉称号。2023年7月份,作为全省唯一县区,在民政部“基层社会救助能力建设座谈会”上作经验介绍;“建优配强基层救助队伍 推动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获评河南省2023年度社会救助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我们把‘一老一小’服务融入乡村社区基层治理中,不断织密民生保障网,绘就乡村社区‘幸福圈’,让‘一老一小’有‘乐’可寻,有‘地’可去。”宝丰县民政局局长王鹏飞说。


  老有所养


  ——织密三级养老服务网,托起最美夕阳红


  “每天都制定有不同的菜单,菜品咸淡适中,讲究搭配,营养均衡,适应俺们老年人的口味。”6月27日中午,该县城关镇大寺社区的10位老人在社区助餐点吃完午饭时一致夸赞。


  近年来,宝丰县紧紧围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标任务,坚持以示范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突出抓好运营管理和服务,形成了布局完善、功能互补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推动了县域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真情守护了“夕阳红”。


  该县还积极引导养老机构在硬件设施、规范管理、服务质量、社会信誉等方面下功夫、做文章,推广“以大带小”“规模化”“品牌化”“连锁化”“智能化”运营,做到优势互补、功能互补,融合发展。以“15分钟”路程为半径,打造“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


  同时,还积极推进乡镇敬老院转型区域养老中心建设,在供养特困老人的基础上,接收社会老人入住,优先接收高龄、独居、失能、残疾等经济困难老年人。


  目前,宝丰县60岁以上老年人9.67万人,占总人口的17.33%。现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19个、养老床位2535张,其中乡镇敬老院12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2个、养老服务站14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个、农村幸福院76个、民办养老机构3个,社区养老设施覆盖率达到了100%。


  今年上半年,该县为2275名特困供养对象发放供养款1047.76万元,为11447名老龄津贴对象发放津贴330.3万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运营等方式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康复保健、助餐等养老服务,上半年共服务社区老年人1.8万人次。


  该县采取“人找政策与政策找人”双轨并行,推出社会救助“智慧码”,开展兜底照护服务类救助、资源链接服务类救助和支持社会融入类服务救助,实现“兜住底”“兜好底”。今年以来,累计收录低保、低保边缘等低收入人口信息2.4万余条,1—6月份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补助资金3856.02万元。


  2020年以来,宝丰县创新实施的“一元民生”政府救助保险项目,建立起政府救助、社会参与、保险保障、自救互救四位一体的救助新机制。4年来,发起保险理赔案件85件,发放救助金140.44万元,“一元民生”救助保险筑牢了民生底线。


  “一老”是“夕阳”,“一小”是“朝阳”,“朝夕”之间决定家庭幸福指数。除了从老有所养到老有颐养,宝丰县还努力从幼有所育向幼有善育转变。


  幼有所护


  ——织密“一小”特殊保障网,撑起健康成长“保护伞”


  “您好,我们是县民政局未保中心的工作人员,来给孩子送一些生活物品,有新衣服、鞋子、课外书……孩子最近咋样?”


  “孩子学习可以,谢谢你们给孩子送来这么漂亮的衣服。”


  这是连日来宝丰县民政局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梦想加油站”关爱未成年人项目中,工作人员走访慰问留守和困境儿童时和家长、监护人的对话。


  近年来,宝丰县民政局认真落实《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全方位多层次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始终把保障未成年人权益和全面健康成长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细、抓好,形成了县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未保工作格局。


  “政府指导+项目化运营+社会化参与”是宝丰县民政局创新未成年人保护模式框架,引导动员全县社会组织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联动机制,在强制报告、多元救助等领域形成合力,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方位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不断完善,依托乡镇社工站实现乡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全覆盖,全县321个村(居)均设定儿童主任,该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还开设“解忧课堂”线上未成年人心理疏导380多节课,让上海、北京等地的专业心理辅导老师,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更方便、更快捷地为需要帮助的未成年人进行心理疏导。


  截至目前,与上海朴质公益儿童关爱服务中心合作高标准建成县级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与22家社会组织共筑共建,开展“梦想加油站”系列品牌项目“汇聚微力量 点亮微心愿”“合力监护 幸福未保”等活动50余场次;与宝丰县善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合作,举办儿童督导员专题培训班,与社工、志愿者联合落实1218名留守、困境儿童的生活学习情况,宝丰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还临时监护18名困境儿童。


  “一小”系民心。宝丰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强体系、补短板、优供给、提质量,积极探索“幼有所育、幼有善育”服务模式,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未成年人撑起“一把伞”、当好了“守护人”。


  今年上半年,为全县78名孤儿、74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资金70.4万元,有力地保障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生活需求。持续推进“孤儿助学”工程,认真核对和录入孤儿就学相关数据,按时发放助学金,切实做到应助尽助。上半年,为21名年满18周岁在校孤儿发放助学金9.7万元。


  “‘我们将始终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坚持做好‘一老一小’服务工作,将小事做好,将大事做细,将群众的关注抓实,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暖民心的政治工程、解民忧的民生工程,通过一项项暖心举措,一次次贴心服务,营造出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保护‘一老一小’的良好氛围,全力做好民生答卷。”宝丰县三级调研员郭鹏飞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