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养老金不管是在去年的十四五规划当中,还是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都明确提出今年养老金将会继续上涨。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除了职工养老金会上涨之外,城乡居民养老金也会上涨。一直以来每年上涨的都是城镇职工养老金,而对于城乡居民养老金调整的频率并不高。我国的养老金体系分为两个,一个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一个就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因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施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在各个方面也不算完善。


  缴纳的钱数比较低,不过在退休之后领到的钱也比较少。而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有人提出城乡居民养老金应当统一按照年龄来发放,在他们看来,这种方式是比较合理的,并且提出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1200元。那么这个建议可行吗?合理吗?能够有实施的空间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在今年的4月16号,我国的人社部官方发布了一篇《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的文章。而在这篇文章当中就提到了从2012年~2021年我国的城乡居民人均养老金每个月从82元增长到了179元。而这个1200元是上海市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北京市则是每人每月850元。


  从这个数据当中,我相信大家就能够感受得到城乡居民养老金不同地区的差距是相当大的。有些地区可能每个月老人们能够领到的只有一百多块,但是有些地区就能够达到1000块。有网友呼吁全国都按照上海的标准来为农民发放养老金,但是这种想法实施起来是相当困难的,也可以说是完全行不通的。


  在我个人看来,我们看到了不同地区之间养老金的差距,但是我们同样也要意识到,不同地区之间养老金在缴费标准上肯定是不一样的。我们就拿北京和上海来说。2022年的时候,北京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缴费标准为每年1000元。而最高的缴费标准是每年9000元。上海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低标准是500元,而最高是5300元。但是反观其他城市,有很多地区依旧保留着最低100元200元的标准。在缴费的标准上就能够看得出地区之间的经济水平和缴费标准都是相差巨大的。而对于当地的政府来说,养老基金主要的来源就是个人缴费。所以个人缴费的标准越高,积累的金额才能越高,才能够在参保人退休之后给予更高的养老金。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就是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能力不足。我国已经进入到了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老年人的增加势必会导致我们全国养老压力的增大。也正因如此,如果全部提高,那么本身养老基金就不够充裕的情况下,将会更加雪上加霜。


  不仅如此,如果按照网友的提议来进行养老金发放的话,那么很可能就会打击到那些高缴费标准参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而那个时候将会加剧养老金的缺口,不利于养老基金的良性发展。再加上我国不同城市,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很大,所以想要达到统一的标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可以说是现如今我们没有办法完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