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促发展 服务促提升——华亭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纪实
2009年12月12日,甘肃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在华亭召开,标志着全省新农保工作正式启动。自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已经走过了十六个年头。这些年来,在华亭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人社局精心组织、全力推进,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在制度统一、参保扩面、扶贫帮扶、待遇提升、优化服务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完善多层次社保体系、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保障居民基本生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实现统一。华亭市2009年启动新农保试点工作,2011年启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2014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整合提出的要求,省、市迅速落实,在第一时间将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扩大了社会保险覆盖面。2015年建立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丧葬补助金制度,为全市城乡群众公平享有基本养老保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养老保险缴费档次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以来,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要求,全面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2011年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华亭市将缴费标准调整为10个档次,最高缴费档次达到1000元。同时2014年、2019年对缴费档次进行了提升增设,目前最高达到5000元,为城乡居民参保提供更多选择档次,一方面增强制度吸引力,另一方面确保选择较高档次缴费人员领取更多养老金。至目前,全市参保群众达到88852人,参保率达到98.5%,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规定人群全覆盖的工作目标。
三是困难群体帮扶力度持续加大。自全省社保扶贫工作启动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兜底保障作用,华亭市人社局严格执行省市人社、财政部门关于巩固拓展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规定,积极和扶贫、残联、卫健、民政等部门衔接,核查比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致贫返贫人员、重度残疾人和计划生育“两证户”等特殊人员信息数据,为缴费困难群体开展政府代缴工作夯实基础。自2017年启动社保扶贫行动至今,困难群体养老保险参保率始终保持100%,共为7.63万人次“五类”贫困人员代缴养老保险费998.55万元,为0.52万名贫困老人按月发放养老金,全面实现应保尽保、应发尽发。
四是养老保障水平逐步提高。2009年试点开始,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全省统一标准为55元,华亭市在财力充沛的情况下,将县级基础养老金标准增加了15元,达到70元。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省市大幅提高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标准,建立了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2023年1月,华亭市再次将县级基础养老金提高5元,截至目前,基础养老金标准已提高至143元,涨幅超过一倍,更大增加了居民基本收入,有力满足了居民享有更高水平、更高品质、更加可靠养老保障的美好愿望。
五是经办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华亭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工作始终秉持“精细化管理、标准化服务”的工作理念,以运行“五险合一”信息系统为契机,建立了覆盖市本级、乡镇、社区三级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系统网络,业务办理实现从手工操作到全流程电子化的跨越发展。同时不断优化业务经办流程,提升经办服务效率,利用甘肃人社公共服务平台,实现高频事项“一网通办”,参保登记、待遇核定、权益记录查询打印、等公共服务事项“全程网办”。全面运用“甘肃人社” APP、“甘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微信公众号,引导退休人员进行自主认证,提升认证的便利性。在服务窗口推行“首问责任制”,窗口人员现场提供政策咨询、疑难问题处理、帮办代办、资料打印等服务,打造“暖心贴心、便民利民”的社保服务窗口。(徐耀东)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