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篇文章说一个副处级领导,工作了40年,退休前月到手工资8000多元,退休后职业年金只有475元。


  实在是误导新人,【小龙虾】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关于年金的一些知识点。


  为什么说文章误导新人?


  年金的缴纳比例是个人4%,单位8%,缴纳基数是个人的工资。


  缴纳基数=8000/(1-2%-8%-10%-4%)=10526元。(2%医疗保险,4%职业年金,8%公积金,10%养老保险,其他保险忽略)


  2014年实施年金政策,到今年就是实施了7年。


  职业年金账户总额度=10526*(4%+8%)*12*7=106102元(忽视了利息)。


  文章中说退休后年金领取一个月是475元,按照计发月数139来说,计算出职业年金总额度为475*139=66025元。


  两者相差了将近4万元,相差了40%左右。


  年金是养老的补充模式,处于养老制度第二阶层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就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分为职工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两部分。


  第二层次就是企业年金制度与职业年金制度。


  第三层次主要是个人养老制度(还未实施,并非储蓄养老、商业养老制度)。


  年金制度的现状:遇到有年金的单位不要放过


  年金制度目前只能说是初步建立,正在一步步的完善,还未普及。


  先看3组数据:


  《2019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471万人。(2020年数据未出)


  2021年2月26日人社部新闻发布会信息披露,年金制度目前已经覆盖5800多万人。


  目前我国机关公务员有700多万,事业单位人员有3000万。


  显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是肯定有职业年金的,由此可计算出:


  企业单位人员数量:77471-700-3000=73771万人;


  企业单位人员缴纳企业年金数量:5800-700-3000=2100万人;


  比率:2100/73771=2.85%!


  也就是说非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缴纳企业年金的比例只有2.85%——100个打工者中只有3个不到的人拥有企业年金。(实际上,缴纳职工社保的也只有3.1亿,占7.7亿打工者的40%而已,何况是企业年金?)遇到缴纳年金的单位,你就从了吧!绝对不会差!


  年金的领取方式


  一般情况下,年金需要到退休的时候才可以领取。


  企业年金在退休的时候可以有2个选择,一个是一次性提取出来,另一个是按照计发月数(60岁退休是139个月)平均领取。


  提醒:一次性领取需要缴纳高额税!


  职业年金一般不允许一次性提取,需要按照计发月数逐月领取。


  除了正常退休领取以外,其他特殊情况也是可以领取的。比如出国、出境定居,比如意外死亡等等


  举个例子:


  小张在机关单位工作,每月工资8000元。个人缴纳4%为320元,单位缴纳8%为640元,合计960元都进入小张个人年金账户。


  小张2017年(2014实施年金制度)25岁进入体制内,到60岁退休的时候一共工作了35年.


  个人职业年金总额度=960*12*35=40.32万,加上利息不低于45万。


  小张退休后每个月领取职业年金=450000/139=3237元(45万领取万则不再发放)。


  很明显,多了职业年金,每个月养老金会多上很多,至少生活不会太困难!


  今天的分享完毕,不知道大家觉得是否有道理,欢迎留言、转发、收藏和点赞四连!


  #分享养老这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