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智利、新加坡等国看养老金投资管理经验
国际上不少国家的社会养老保险投资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实践探索,均积累了各具特色的不同经验。参考国际上一些成功的经验,吸取教训,才能为研究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作出更优的决策。借鉴国外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制度和经验,特别是美国,智利,新加坡等国家的出众经验,对于不断完善我国的养老金投资运营制度建设显得尤为必要,对于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美国的多元化投资体系
美国经济发达,资本市场成熟,它的养老金制度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和调整,形成了如今多支柱的养老金体系,基金规模大,金融市场高度发达,并严格根据养老金性质进行投资,值得我国进行学习和借鉴。
1、养老保险制度概况
美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其养老保险由三个支柱构成:第一支柱为社会养老保险计划(OASDI),第二个支柱是由雇主发起的私人企业养老金计划,分为两种:一是传统的受益确定型(DB),由雇主支付承诺给雇员的一定资金;另一种是以401 (K)为代表的缴费确定型(DC),对受益不承诺,但可以获得累计基金的投资收益。第三支柱是个人退休账户,是个人自愿为养老而储蓄和投资的账户,可以享受部分税收优惠。
2、投资运营
美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现收现付制,当期支付给退休人员之后还有剩余时,只能通过建立社会保障信托基金来购买财政部的特别债券,并规定不得上市流通,以防大量买卖造成市场混乱;近年来,社保基金的规模逐年扩大,从2000年底1万亿美元的滚存余额到2011年2.7万亿美元,规模翻了两倍多,国债年均收益为5.3%;第二支柱的私人企业养老金计划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以缴费确定型(DC)的计划迅速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是401(K)计划,根据美国最新的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9月底,美国有4.2万亿美元的社会保险养老基金,缴费确定型基金有4.3万亿美元的余额,其中,401 p (K)资产规模与标普指数有高达0.73的相关性,美国资本市场年均收益率9.7%,给养老金带来的保值增值效果很好;第三支柱的个人退休账户,截止2011年9月底,有4.6万亿美元,44%资金投资共同基金,比2000年的2.6万亿增长近一倍,覆盖39%的家庭。
3、投资监管
美国资本市场发达,相关的配套制度健全,政府一般会不对其进行干预,任由其市场化发展,只有在出现较大问题的时候才出手,大多数时候是依靠资产评估机构、精算师等对养老金的投资运营进行监管。
4、评价
总的来说,美国养老金有如此高的收益离不开它自身发达的资本市场,市场的收益性大于风险性,但它的模式却不适应中国,因为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发到,存在投机等因素,会给养老金进入资本市场投资运营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2智利的私营养老保险
智利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养老金制度成功转轨的典范,在过去30多年,完全积累制的养老金快速发展并推动资本市场发展,也经受住了金融市场对其的冲击,这对于正在转向部分积累制的我国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20世纪初,智利建立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制度。但随着该国经济飞速发展和国家人口结构变化,传统的现收现付制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如财政负担严重、管理混乱、缴费不足等。1981年,智利开始举世瞩目的养老保险改革,废除现收现付制,釆用完全积累的基金制;建立了全新的个人账户以积累,并进行私营化的市场管理。如今,智利市场运营30多年了,取得了显著成效,它的改革被称为“智利模式”,在全球很多国家,尤其是拉美国家被广泛推行。
1、智利的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内容
智利为新制度的每个雇员建立一个个人账户,规定所有雇员在退休前每月缴纳工资的10%进个人账户进行积累,雇主不再为雇员缴纳费用,只需要将代扣的雇员费用交给管理账户的公司。雇员自由选择一个养老金管理公司对自己的养老金进行管理和投资。雇员的养老待遇完全是由个人在职时的累计缴费和投资增值收益决定,这样可以产生激励。同时,雇员必须购买伤残保险。雇员在退休后,可以定期从自己的账户上提取养老金,也可以申请住房贷款或取出部分现金,但必须要保证其个人账户的剩余资金能够购买一份相当于退休前10年平均工资70%的年金。存在个人账户的资金,养老金管理公司按月计息。
根据智利法律规定,只有专门成立的、具有民营性质的养老金管理公司才能负责对养老金的收入、支出和投资管理等工作,除此之外,不得进行其他投资活动。雇员可以根据基金公司的服务、投资收益水平等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养老金管理公司,但因为法律规定个人账户釆取“一人一账户”和“一人一公司”以保证透明度,所以参保人只能选择一个养老金管理公司,每年可以进行更换一次,促进了有序竞争。养老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养老金独立于公司的自有资产,公司受托投资的收益全部归属养老金所有,公司可以向雇员收取相应的管理费,但若公司不幸破产,养老金是不受其影响的,继而可以委托其他管理公司进行投资。
2、养老金的投资运营
养老金管理公司(AFP)负责养老金的投资,国家法律对其有着严格的规定。智利养老金的投资范围和比例收到法律严格限制,但是投资范围是逐步放宽的,在改革之初,由于养老金规模小,国内资本市场不发达,只能存银行和买政府公债;随着资本市场发展和养老保险改革力度加深,开始涉足公司债和股票。上个世纪80年代,养老金可以投资公共设施公司的股份,90年代开始投资海外市场。如今,养老金的投资范围很宽,包括了银行定期存款、短期存款、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基金、商业票据、抵押贷款和国外证券及衍生品等。政策允许股票的投资占比可以在30%以上,而国外证券占比高达80%。
2002年,智利总结历史运行经验,将AFP公司管的养老基金分为五类,A类可将40%到80%的资金投资股票等非固定收益品种,B类为25%到60%,C类为15%到40%,D类5%到20%,而E类只能投资固定收益类。参保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和风险偏好进行自由选择,但政府一般规定了相应的投资上限。
除此之外,智利政府规定其养老金必须有个最低的收益保证,如果管理公司取得的收益低于这个标准,则动用养老金的现金准备金和收益波动准备金进行弥补。现金准备金为养老金自行筹集的不低于所管理养老金1%的资金,收益波动准备金则是来自之前高于平均收益2个百分点的资金。若还是不能弥补,则由政保底。
3、投资监管
在新制度实行以后,智利政府设立了养老保险基金监管局(SAFP)进行严格的限量监管。该机构的主要职责是批准养老基金管理公司进入和退出、制定投资方向和组合比例;从管理、法律等方面监督养老金管理公司的运作;对违规公司征收罚款等。
4、评价
智利的养老金制度是由政府强制、私人经营的,有国际严格的法律法规和有效的监管作为后盾,它为政府财政和企业减轻了负担,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调动了广大职工参与的积极性,有效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发展。
3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
两国文化差异不大,同中国一样,它的养老金体系成立时间并不长,资本市场也不如欧美发达,这些都和我国现在所处的环境相似,选取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作为研究,对我国有很特别的借鉴意义。
1、中央公积金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955年7月1日,新加坡建立了中央公积金制度。最初的公积金制度只是一个单纯简单的养老储蓄制度,主要是为了保障公积金会员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如今的公积金制度变为了一个包含养老、住房、医疗、工伤和教育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制度。
2、制度概况
2.1缴费规定
在新加坡,除了自雇员工以外,所有的职工都必须参加中央公积金计划。1955年,由雇主和雇员分别缴纳雇员工资的5%,其后逐年上升,现在差不多有40%,其中雇主缴纳17%,雇员缴纳23%。但由于雇员可以运用自己名下公积金买房、买股票和支付住院医疗费用,实际的公积金并没有40%这么高。为了防止其他公积金使用过多而影响退休时的养老公积金,政府规定雇员的公积金账户中必须随时都留存一笔最低存款,用以保障退休后的正常生活。
2.2养老金构成
中央公积金具有国家强制性,属于完全积累制,会员退休前有三个账户:一是普通账户(ordinary account), 一般为工资的30%,主要用于住房、子女教育支出和经批准的投资等;二是医疗账户(medisave account), 6 %左右,用于重大疾病医疗费用支出等;三是特殊账户(special account),约4 %,主要是退休金的积累,一般在退休前不能支取。会员退休后,则变为退休账户和医疗账户两个,若其账户内金额超出最低规定,则可以提取部分公积金。普通账户和医疗账户可获得新加坡四大国有银行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算术平均利率,而特殊账户和退休账户由于资金具有长期性,存款利率则还稍高一点。
2.3管理机构
中央公积金由中央公积金局负责管理,其管理人员主要来自政府、雇主、社会保障专家和职工代表;投资决策则交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新加坡投资公司管理机构负责。
3、中央公积金的投资运营
中央公积金有五大项投资计划,主要投资政府债券、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安全性很高,但收益率较低。
4、评价
新加坡国家不大,但是它的养老保险金投资运营却非常成功,不仅因为设立了中央公积金制度,还因为它多元化的投资运营。公积金由专门部门集中管理,具有国家强制性,政府利用征收来的公积金购买政府债券,不仅为雇员退休后的生活做好安排,也为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长期可靠的资金,完成机场、港口、住房建设等。同时,储蓄的公积金可以有效控制通货膨胀。
当然,这个制度也存在着不足,一是缴费率高,最高缴费率达到过工资的50%,最低的时候也在40%左右,企业承担大部分,负担很重;二是没有进行再分配;三是账户资金的收益率很低,扣除通货膨胀只有很低的正值。
4韩国养老金投资
目前,韩国已建立了三支支柱的养老体系:公共养老金,包括特殊职业养老金和国民养老金;企业养老金,又称退休津贴,是私人部门雇员的补充养老保险;公民个人自愿储蓄和商业保险养老金。
韩国养老金基金的投资渠道主要分布在公共部门、金融部门和福利部门。
虽然这些年来,韩国养老金对资本市场(国际资本市场也不例外)的涉入程度愈发加深,并且大有向国际资本市场进军的趋势,但是我们也可以观察到韩国养老金的投资策略还是趋于保守的。当然,这与韩国所坚持的养老金投资管理原则是分不开的。
2、韩国养老金投资收益率
众所周知,韩国的养老金制度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制度,但是在OECD国家中,韩国养老金的投资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金融危机之后,韩国养老金投资又呈现正的收益率,2008—2010年三年的平均收益率为 6.86%,如果剔除金融危机的影响,其总体投资收益率为10.38%,取得这样的收益率得益于金融部门投资成功。可见养老金进入资本市场分享经济发展的好处是趋势,养老金进入股市也是大势所趋,韩国养老金投资策略从过去保守的方式向现在积极投资策略的转变无不折射出韩国养老金投资制度的日臻完善和成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