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生活真是好,家里改造得很方便,社区还有活动室和食堂,日子越过越舒坦!”家住松江区岳阳街道的百岁老人李阿婆感慨道。日前,街道工作人员与社区志愿者带着百岁老人生日纪念牌和慰问金上门为她庆生,李阿婆的幸福感正是岳阳街道高龄老人宜居生活的一个缩影。


  岳阳街道作为松江区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街道,近年来聚焦老龄化社会需求,通过硬件改造、服务升级和多元参与,不断织密养老“服务网”,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成为现实。


  李阿婆家便利的生活,得益于街道大力推进的适老化改造项目。2024年以来,岳阳街道共计为91户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包括基础产品套餐、“浴缸改淋浴”专项套餐以及个性化产品服务包等多种改造,并通过“政府补贴+企业让利+个人付费”的三级支付模式,减轻居民负担。白洋苑的王老伯家换上智能马桶后,不仅解决了反味问题,自动冲水功能更是让老两口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此外,街道还对77处居民区楼道扶手、坡道等公共区域进行适老化改造,惠及辖区更多老年人。


  除硬件改造外,街道着力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今年,景德路老年活动室将升级为多功能的“家门口养老服务站”,新增龙潭南苑老年活动室,并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运营,提供日间照料、健康管理、助餐社交等多种服务。市民生活服务中心则整合老年大学、法律咨询、金融便民等多种功能,开设书法、小提琴、健康操等课程,让“银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社区长者食堂更是成为老年人的社交平台,每天吸引近2000人次,解决“做饭难”的同时增进邻里互动。


  岳阳街道作为松江区电动载人爬楼机的试点街道,自去年8月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截至目前共有173名老人申请,提供服务300余单,通过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三方合作,让爬楼机成为“第二双腿”,帮助老年人和行动不便人士出行。除此之外,街道还为辖区内192户特殊困难老人安装电信智能视频远程看护老人设备,并为约400名老人申请了“幸福久久”套餐,通过搭建数字化关爱和守护的生活服务平台,给老年人提供安全保障。


  岳阳街道还创新社会力量参与机制。除老伙伴、老吾老项目外,司法所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公益助老活动,包括元宵送汤圆、端午制香囊、开设防诈小课堂等,既传递孝老文化,也帮助矫正对象重拾社会责任感。此外,街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专业机构,如上海霞满云间公益发展中心受委托管理养老服务站,推动养老服务专业化、长效化。


  今年,岳阳街道将继续深化养老民生工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完成护理、康复、健康管理“三大中心”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水平;计划新增或改造可回收物惠民服务点和误时投放点,推动绿色养老。同时,依托智慧养老平台,探索“互联网+嵌入式服务”,实现需求精准匹配与闭环监管。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从细微处入手,让老人感受到‘15分钟服务圈’的便利。”


  从李阿婆的笑脸到千家万户的便利,岳阳街道正以“绣花功夫”勾勒宜居养老新图景。在这里,养老不仅是民生工程,更成为一幅温暖动人的社区画卷,见证着城市治理的温度与情怀。岳阳街道将不断强化资源统筹协调,用心用情做好老年人关爱工作,不断提高老年群体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更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