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吃掉养老钱?退休工资保值增值的 3 个妙招
每个月到手的退休工资,是不是总感觉买不了几斤肉、几袋米就花完了? 菜市场的猪肉从 15 元涨到 25 元,街角早餐店的包子偷偷缩水了一圈,连社区医院的常用药都换了包装涨价。这些变化背后,都是通货膨胀在悄悄作祟。
银行账户里的钱会"缩水"
把退休金全存在活期账户的人不在少数。某国有银行数据显示,活期存款利率长期维持在 0.35%左右,而去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了 2.5%。这意味着存10万元在活期账户,一年后实际购买力相当于只剩下97,500元。
大额存单是更好的选择。同样是存3年,普通定期存款利率2.75%,大额存单能达到3.25%。有个窍门是关注城商行和农商行的挂牌利率,这些银行为了揽储,往往会给出比国有大行高0.2%-0.5%的利率。不过要注意每家银行的存款保险覆盖限额都是50万元,超出部分建议分散存放。
基金定投不是年轻人的专利
沪深300指数过去十年年化收益率约7%,这个数字让很多退休人员心动却不敢行动。其实每月拿出2000元退休金做定投,就像每天存个"金融饺子",积少成多还能抗通胀。
选择基金有讲究。宽基指数基金跟踪的是大盘走势,比行业基金波动小;债券型基金的年化收益通常在4%-6%之间,比国债灵活。有个退休教师分享经验:把资金分成12份,每月定投日不管涨跌都买入,三年下来收益率跑赢了银行理财。
眼看着存款利息追不上物价涨幅,手里攥着的退休金就像攥着块会融化的冰。这时候第三个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收租养老的智慧
北京回龙观一套50平米小两居,月租金能到5500元;成都春熙路30平米公寓,月租2500元不成问题。核心地段小户型的租金回报率普遍在2.5%-3.5%之间,既能产生现金流,房产本身还有增值空间。
实际操作中要注意三点:房龄不超过15年的次新房更受租客欢迎;选择地铁站1公里范围内的楼盘;装修不必豪华,但必须配备空调、热水器、洗衣机三大件。有位上海阿姨把老房子置换到虹桥商务区,租金收入直接翻倍,还省去了老房维修的麻烦。
把这些方法搭配使用,就像给养老钱穿上三层防弹衣。存银行保底、买基金增值、收租金创收,三管齐下才能稳稳跑赢通胀。现在就开始规划,等到80岁时还能从容地约老姐妹喝下午茶,不用担心钱包里的钱不够买单。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