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农村问题,诸多亮点之中,明确提出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这无疑是一则重磅利好消息,尤其是对广大农村老人而言,意义非凡。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涵盖了诸多民生关切,比如治理彩礼问题,严禁城里人抢占农民宅基地等。然而,其中关于提高城乡居民养老金的规定,格外引人注目。这里所说的“城乡”,重点指向乡村地区的老人。在过去几十年,我国实行城乡二元体系,这使得城乡老人在养老待遇上存在显著差异。 城里老人工作期间逐年缴纳养老保险,遵循“长缴多得、多缴多得”原则,退休后能领取较为丰厚的养老金,少则两三千,多则四五千,甚至部分老人月退休金可达上万。


  他们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多年,退休后享受优渥待遇,令人羡慕。50多岁或60多岁退休时,身体尚健,每月丰厚的养老金足以支撑他们悠闲地逛逛公园、跳跳广场舞,或是帮子女带带孙辈,生活惬意。 反观乡村地区,许多农民工外出打工,还有不少人留守乡间务农,他们未被纳入养老保险体系,年轻时工作几十年未曾缴纳养老保险。因此,退休后他们无法像城里老人一样领取高额养老金,只能领取国家发放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可这笔钱少得可怜,多数地方仅有一百来块,多的也不到两百,全国范围内,似乎只有北京、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的农村,能给到超过五百元,其他地区数额极低。


  在当下物价水平下,每月一两百块的养老金,远远无法满足生活所需。 这就导致许多农村老人即便七八十岁高龄,仍不得不务农,靠耕种小块田地维持生计。同时,农村出来的学子也承受着双重压力。城里学子买房时,父母能掏空六个钱包支持,且父母有丰厚养老金,甚至还能让子女“啃老”;而农村学子不仅要努力工作养活自己,还得承担起赡养父母的重任。农村老人退休金过低这一问题,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与讨论。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旨在让农村老人拥有更优渥的晚年生活。


  此前我们一直强调刺激消费,推行家电下乡、发放各类补贴,如今购买手机、大件家电都有补贴。其实,提高农村老人退休金也是刺激消费的有效举措。他们现在每月仅一两百块,若能补足到五百块,虽然数额看似不多,但他们大概率会将这笔钱全部用于消费,这无疑是一举两得。既让农村老人能安享幸福晚年,又能切实促进经济发展,政府投入的资金能产生巨大的乘数效应,发挥出十分甚至百分的作用。我们热切期盼中央一号文件能尽快落地实施,让广大乡村老人迎来更美好的晚年。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