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节目,今天咱们来聊聊养老金上涨的好消息。在2025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项备受瞩目的举措是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同时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这一政策为广大老年群体带来了福音,也彰显了国家对民生保障的高度重视。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当下,养老金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石,每一次调整都关乎着亿万人民的切身利益。那么,我国现行的养老金制度究竟是怎样的状况?此次调整哪些群体更受益呢?


现行养老金制度

  目前我国的养老金制度有两种,一个是面向城镇就业人员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由企业和职工按一定比例共同缴费的。另一种是为城乡非就业居民建立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居民养老金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集组成,和职工养老金不同的是,居民基础养老金走的是政府补贴机制,个人账户的积累不光是参保人自己的缴费金额还有部分来自政府的补贴累积。


  根据相关数据,2023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数为17268万人。2024年中央财政补贴城乡居民养老金约为2549亿元。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52121万人,其中参保离退休人员为14196万人。


  这说明领取养老金的老龄人口在不断增长。在考虑到这方面群众的需求之后,国家财政也是大力支持,尤其是在居民基础养老金方面,2025年调整的是基础养老金部分,调整前中央级最低标准为123元,调整后将达到143元。根据国务院研究室主任沈丹阳介绍,2025年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将惠及3.2亿人。


  有数据推算,每提高1元基础养老金,财政年支出就要增加约2亿元。2025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20元,仅这一项中央财政年支出预计需增加约408亿元。可以看出国家对农民养老事业的支持力度只增不减。


哪些人更受益?

  1、农村老年居民:在农村地区,许多老年居民收入来源有限,养老金成为他们重要的生活保障。此次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的提高,直接增加了他们的收入。以每月领取较低养老金水平的农村老人为例,上涨的20元虽看似不多,但对于生活开销本就不高的他们来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活质量。


  2、城镇非就业老年居民:在提到城乡居民养老金调整时,大家往往关注的是农村老人,但是城镇中那些没有工作的居民老人也同样需要关注。这部分群体没有稳定的职工养老金,城乡居民养老金就是其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基础养老金的上涨,为他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无论是用于购买生活用品还是支付医疗费用,都能有助于改善他们的生活品质。


  3、地区经济回春地区居民:除了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上调20元,不少地方也在积极调整地方基础养老金。这些地区的居民不仅能享受到国家层面的养老金上涨,还能获得地方额外的福利,双重上涨使得他们的养老金收入有了更明显的提升。


  4、中低收入群体:人社部明确2025年养老金调整会更多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这部分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相对较低,生活可能面临一定的经济压力。通过此次调整,他们能够获得相对更多的收益,有助于缩小与平均水平的差距,提高生活质量。


  总而言之,2025年两会提出的养老金调整政策,是一项惠及广大老年群体的重要举措。无论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者,还是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从此次调整中受益。


  这一政策调整不仅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养老信心,也体现了国家对民生的高度重视和对社会公平的不懈追求。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持续发展,养老金制度还将不断优化和完善,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全体人民提供更加坚实可靠的养老保障。


  那么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节目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