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深圳3月1日讯 (记者 杨阳腾) 《深圳经济特区养老服务关闭条例》于2020年10月29日经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自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条例》,由深圳市民政局、福田区人民政府主办,福田区民政局、香蜜湖街道办事处、深业集团共同承办的《深圳经济特区养老服务条例》宣传贯彻推动会暨香蜜湖街道长者服务中心运营启动活动在深圳市福田区深业中城举办。


  据了解,深圳实际管理老年人口过百万,养老成为民生问题“新挑战”。截至2020年底,深圳市户籍老年人口35.9万人,实际服务管理老年人超百万。近年来,深圳市不断强化养老服务政策创新,形成了以《深圳经济特区养老服务条例》为纲领、若干中长期规划为核心、系列规范性文件为基础的“1+N+X”的养老服务法规政策体系,全面覆盖土地、 财政、金融、保险、税费、医疗、人才、产业等方面,推动深圳市养老服务快速发展。


  《条例》将发展养老服务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对策,为深圳市进一步推进“老有颐养”相关工作提供了法律遵循。活动现场,深圳市民政局副局长皮勇华对《条例》进行了详细解读。她表示,《条例》的出台和实施,标志着深圳养老服务法治化治理迈入新时代。这是深圳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有力举措,也是深圳担负中央使命、全力推进“老有颐养”民生幸福标杆城市建设的阶段性成果,为深圳养老工作带来新动力。


  《条例》立足深圳先行示范,以经济特区法规形式将近年来深圳市开展养老服务的经验做法予以固化,既与国家省相关政策衔接,又做了相关制度创新探索,全面系统规范深圳市养老服务工作,进一步落实推进养老事业发展的各项措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并从构建高水平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加强设施空间保障、做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发展公益慈善为老服务事业、发挥养老人才和科技支撑作用等七个方面开创深圳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新格局。


  按照《深圳经济特区养老服务条例》和《深圳市构建高水平“1336”养老服务体系实施方案(2020-2025年)》的部署,未来5年,深圳市每个街道至少建设一家长者服务中心,老龄化社区实现社区长者服务站全覆盖,全市建成以街道、社区、小区、家庭“四级养老服务网络”,让老年人享受“居家养老15分钟生活圈”的优质服务。


  活动现场,香蜜湖街道长者服务中心正式揭牌,以期为深圳长者服务中心建设提供了示范样板。深业集团和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深圳市幸福健康产业集团和深圳健康养老学院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