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个人养老金产品世界
本刊记者|刘强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理想的生活,是我们终其一生的追求;而退休后的养老生活,更是这段追求旅程中重要的一站。
养老,是每个人人生中无法回避的关键议题,它深刻影响着我们晚年生活的幸福程度。在开启养老生活之前,提前规划养老大计,就如同为未来的幸福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当下,个人养老金制度产品目录中丰富多样的产品,正是我们实现养老规划的得力助手。这些产品各具特色,犹如一个个功能各异的“财富锦囊”,精准匹配不同人群的养老需求。
来自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的数据显示,截至1月24日,个人养老金产品共有965只。其中,理财类产品30只,储蓄类产品466只,保险类产品182只,基金类产品有287只。所有产品均主要通过商业银行销售。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究这些产品,寻找最契合自己的养老财富密码。
个人养老金:养老生活的“神仙队友”
先给大家划个重点:个人养老金可不是一般的养老保险,它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人们自愿参与,按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这就好比玩游戏,基本养老保险是官方标配的“新手大礼包”,给我们提供最基础的保障;而个人养老金则是个人额外购买的“高级装备”,能让我们的养老生活直接“起飞”,成为养老生活的“神仙队友”。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钱包厚度和对养老生活的期待,自由选择是否“入手”。
如今,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养老压力也是“鸭梨山大”。相关数据显示,预计到2035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将达到23%左右,这意味着未来养老的担子可不轻。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养老金就像及时雨,成为基本养老保险的“最强辅助”,为我们的养老生活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就拿上海的老张来说,假设退休后基本养老保险每月能发3000元养老金,可在物价不低的上海,这点钱过日子就像“小马拉大车”,总有点吃力。后来,他参加了个人养老金计划,预计退休后每月可以额外领取1500元的补充养老金,瞬间从“勉强维持”升级为“生活美滋滋”,生活质量直线上升,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舒坦。
储蓄类产品:稳健可靠的“定海神针”
储蓄类产品堪称养老规划中的“定海神针”,主打一个稳健可靠,包括储蓄存款、特定养老储蓄等,目前有466款产品,占比48.3%。其中,六大行共发行了151款储蓄类产品,占比达32.4%,工商银行则是发行储蓄类产品最多的机构,共发行54款。
对于储蓄类产品来说,个人把钱存进去,就像把钱放进了坚固的“小金库”,收益稳定,风险极低。不管外面的金融市场如何“狂风暴雨”,它都能稳稳地为我们守护财富。而且,养老储蓄的期限选择也比较灵活,短则几年,长则十几年,就像给我们定制了专属的财富规划。
对于那些追求安稳、不喜欢冒险的朋友来说,养老储蓄绝对是首选,妥妥的“养老神器”。
从收益方面来看,养老储蓄的利率虽不像一些高风险投资产品那样能带来高收益,但胜在稳定。一般会在人民银行规定的基准利率基础上,根据不同银行和存期进行适度上浮。以工商银行为例,其5年期养老储蓄年利率为2.75%-3%,10年期的能达到3%-3.2%。虽说不是特别高,但收益稳定,就像细水长流,每个月都能给你带来一笔固定的利息收入,让你心里特别踏实。
和普通储蓄存款相比,养老储蓄有着更强的针对性。普通储蓄存款更多是满足日常资金存储和流动性需求,而养老储蓄从一开始就瞄准养老这个目标,设计上更贴合养老规划。比如在存期设置上,除了常见的短期存期,还有10年、15年、20年等超长存期,专门为养老生活做长远打算。并且,有些银行在利率设定上,会对养老储蓄给予一定优惠,鼓励大家为养老早做准备。
安全性上,养老储蓄和普通储蓄一样,都有国家存款保险制度保驾护航。也就是说,只要你在同一家银行的存款本息合计不超过50万元,就算银行出现什么状况,你的钱也能得到全额保障,这安全性简直拉满!
举个例子,在北京生活的王先生,今年43岁。他一辈子就图个安稳,不敢去碰那些高风险的投资,于是,他计划把自己多年积攒的几十万元现金陆续存入个人养老金账户,并选择了建设银行的养老储蓄产品,选择10年期,年利率3.1%。这样一来,等到退休,每年他都能稳稳拿到大几千元的利息,加上他的基本养老金,足够支撑他过上悠闲自在的退休生活,每天遛遛鸟、下下棋,生活别提多惬意了。
理财类产品:机遇与风险并存的“财富盲盒”
对比来看,理财类产品在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中就像刚萌芽的小树苗,产品数量比较少,目前仅有30只产品,占比3.1%,发行机构主要有建信理财、工银理财、中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邮理财和贝莱德建信理财。
虽然理财类产品的数量较少,但其认购规模却是一路飘红。2023年2月首批产品上线,到年底投资者累计购买金额超12亿元。到2024年7月,金额直接突破47亿元,短短7个月就增长了约35亿元,和2023年末相比,近乎翻了3倍,这吸金能力,就像有个强力“吸金磁石”。
另外,理财类产品的类型也是越来越丰富。一开始基本都是固定收益类产品,就像食堂里每天供应的白米饭,虽然管饱但有点单调。后来慢慢有了混合类产品,就像给白米饭搭配了各种美味菜肴,选择更多样。截至2024年12月16日,30只产品里,固定收益类有25只,占比83%,是主力军;混合类有5只,占比17%,也在慢慢崛起。
对比其他产品,理财类产品具有自己的独特魅力。
一是低风险的“避风港”。大部分产品的风险等级是二级(中低风险)或三级(中风险),就像在风平浪静的港湾里航行。比如2024年12月16日新加入的4只产品,风险等级都是二级,稳稳当当的。
二是收益稳定的“小确幸”。就拿工银理财的混合类产品来说,它通过精心挑选优质主体的优先股资产,就像从一堆水果里挑出最甜的,稳稳地收获股息收益。2024年运作满一年的23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达到4.29%,虽然不是一夜暴富,但胜在细水长流。
三是期限灵活的“时间管家”。可选择的产品期限比较多,有366天、500天、520天等不同的最短持有期限,还有18个月的产品。这就好比你选择旅游行程,有短途游也有长途游,不管你是想短期配置养老资金,还是打算长期滚动投资,都能满足你。
四是税收优惠的“省钱秘籍”。通过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购买,每年最高能抵扣12000元。打个比方,如果你个人所得税率是30%,那你就能省下3600元,相当于白捡了一部不错的手机,太划算了!
五是费用更低的“贴心折扣”。上述理财类产品都设置了专属份额,销售费和管理费比普通理财产品更优惠,就像去超市买东西打了折。享受同样的服务,花更少的钱。
在最佳匹配人群上,一方面,它是稳健型投资者的“心头好”:产品风险低、收益稳,就像一个靠谱的老朋友,对于那些不想承担太多风险,又希望资产稳步增值的人来说,再合适不过了;另一方面,它是中低收入人群的“福音”:购买门槛低,还能享受税收优惠,中低收入人群可以小额投入,慢慢积累财富,为养老生活添一份保障,就像蚂蚁搬家,聚沙成塔。
保险类产品:养老生活的“坚固护盾”
作为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里的“老三”,保险类产品涉及27家保险公司,产品类型包括养老年金保险、两全保险、年金保险和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目前有182款,占比18.9%。
值得关注的是,据观潮财经统计,与2024年数据相比,2025年两全保险和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等不同类养老产品的占比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占比由21%降至14%,降幅超3成(见图1)。
在结算利率方面,以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为例,2022年至今各类产品的结算利率普降,稳健型产品由2022年的4.73%降至2024年的3.25%,进取型产品结算利率由5.08%降至3.3%。不过,国民养老、新华养老两家公司的多款产品年度结算利率仍在4%以上(包含在售、停售)。这成绩,在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这个“内卷”的赛道里,那可是相当能打的,简直就是“学霸”级别的存在!
总的来看,保险类产品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收益稳健有保底:采用“保底+浮动”收益模式,这就好比给你的投资穿上了“防弹衣”,又撑起了“保护伞”。就拿国寿鑫享宝专属商业养老保险(2024版)来说,它的投资组合账户a最低保证利率为2.0%,2024年的结算利率为3.1%,投资组合账户b最低保证利率为0,结算利率为3.3%。这感觉,就像你出门不仅带了雨伞,还套上了雨衣,不管是毛毛细雨还是狂风暴雨,都别想淋到你,安全感直接拉满。
二是风险偏好可选:设有稳健型和进取型账户,这就好比玩游戏有简单模式和困难模式,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游戏水平”,也就是风险偏好自由选择。像国民共同富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稳健型投资组合和积极型投资组合的结算年利率分别为4.07%和4.12%。要是你是个“保守派”,一看到风险就想“退退退”,那稳健型账户就是你的“安全区”,让你稳稳地享受收益;要是你觉得自己是个投资“大神”,敢于挑战高难度,那进取型账户说不定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大彩蛋”!
三是税收优惠助力:投保保险类产品还能享受税收优惠,每年最高能抵扣12000元,这可不就是国家给咱发的“大红包”嘛!比如说,你年收入挺高,本来要交一大笔税,买了商业养老保险后,一下子就省下了不少钱。这省下的钱,又可以用来买更多的养老保险,让你的养老保障更上一层楼,或者给自己买点喜欢的东西,犒劳一下辛苦工作的自己,简直美滋滋,幸福感爆棚!
对比来看,保险类产品的最佳匹配人群包括低风险偏好者、收入不稳定者、长期规划者和中低收入者,妥妥的全能型选手,并给这部分人群的养老生活加上“坚固护盾”。
基金类产品:投资选择丰富的“百宝箱”
养老规划就像一场充满未知的冒险,而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里的基金类产品,没准就是你在这场冒险中找到宝藏的神奇钥匙。
以前,基金类产品在个人养老金领域,恰似路边无人问津的小野花,大家的目光都被更艳丽的花朵吸引,很少有人留意到它。2024年12月,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铺开,这可把基金类产品的发展热情彻底“点燃了”。首批85只权益类指数基金加入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目录,再加上之前的199只养老目标基金,产品一下子就扩充到284只,这增长速度,简直就像坐火箭,一路“狂飙”!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24日,基金类产品的数量再增加3只,达到287只,占比29.7%,仅次于储蓄类产品。而发行产品数量靠前的基金公司分别有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南方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天弘基金等,均超过了10款产品。
可以说,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里的基金类产品,就像投资选择丰富的“百宝箱”一样,总有一款适合你。
●产品丰富多样
这简直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的“投资超市”。有普通指数基金、指数增强基金、ETF联接基金等各种类型,跟踪的指数也是五花八门,沪深300、中证500、中证A500这些核心大宽基指数就像是超市里的“畅销品”,还有上证50、科创板50等单市场、跨市场指数,以及中证红利、红利低波等风格策略类指数,满足不同人的投资“口味”。
比如,小王是个科技迷,他就选了跟踪科创板50指数的基金,期待能跟着科技企业一起飞速发展,大赚一笔。
●收益潜力可观
宽基指数基金就像一个“经济增长分享器”,帮你轻松抓住经济发展的红利。
例如,沪深300指数从2019年以来,年化收益率达到7.30%,就像一个稳定增长的小金库;红利策略指数基金则专注于那些长期持续分红的上市公司,就像一群会下“金蛋”的母鸡,能给你带来稳定的分红和较高的安全边际。例如,某款中证红利基金近一年收益率为15.13%,近三年收益率为19.06%,收益相当亮眼。
●费率较为低廉
例如,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名录的ETF联接基金Y类份额,管理费率及托管费率分别低至0.15%和0.05%,这就好比去购物时享受了超大折扣,综合费率低,帮你省下不少投资成本,让你的钱能更有效地“生钱”。
●风险分散较好
基金类产品通过投资多只成分股,就像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避免“一篮子鸡蛋全打翻”的悲剧。指数基金投资于某一指数的众多成分股,就算其中某只股票出现大幅波动,也不会对整体收益造成太大影响,稳稳地守护你的投资。
在适合人群方面,基金类产品适合长期投资者、稳健投资者、专业投资者和配置需求者。
综合来说,把基金类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组合,就像精心调配一杯美味的鸡尾酒,让不同资产相互搭配,降低整体风险,提高收益的稳定性。
国债:国家信用背书的“安全港湾”
国债是有国家信用“站台”的“安全港湾”,仅闻其名,便让人感到无比可靠和安心。它的收益稳定,如同一位忠诚不渝的老友,始终陪伴左右。
与银行存款利率相比,国债利率通常会高出一点,为投资者的财富增值增添一份动力。国债的风险极低,国家信用坚如磐石,投资者完全不用担心到期无法兑付。
目前,由于才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2个多月,相比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来说,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上未查询到国债产品的相关信息,下一步具体的产品落地值得期待。
预计,具有收益稳健、安全性拉满、购买门槛低等特点的国债产品,将更适合保守型投资者、稳健养老规划者、低风险资产配置者等人群。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