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西药相比,中药大多来源于天然植物、动物和矿物,副作用相对较小,安全性较高,成为越来越多患者的选择。但大多中药需要煎煮,较为麻烦。不少患者会选择让医院代煎,可煎煮中药是个“慢功夫”,在医院等待耗时,回家“盲等”则难以第一时间取药。如今,“煎药难”有了智能化的时代新解。日前,环翠区智慧共享中药房全面上线中药处方查询系统,实现了中药从开方到取药全流程可查,解决了广大患者“盲等”取药难题。


  下午2点,夏先生走进环翠区智慧共享中药房服务大厅,看到手机屏幕上显示的“完成包装”,他来到取药窗口报了自己的信息,顺利取到煎好的中药包。“从开方到取药,每个步骤都能在手机上追踪,连药材浸泡了多久、哪位药师煎的药都看得清清楚楚。”夏先生轻扫处方上的二维码,在手机上就能清楚地看到煎药流程和进度。作为全市首个实现中药全流程智能追溯的共享药房,新上线的中药处方查询系统将传统中药的“黑箱”加工转变为可视化透明流程。患者通过医疗机构微信公众号输入个人信息,可随时查看处方状态——从药师抓药、浸泡预处理到煎煮、包装,每个环节的时间节点、操作人员信息均实时更新,如同给每副中药装上了“行车记录仪”。


  在弥漫着药香的煎煮室内,31台全自动煎药机里正煎煮着棕褐色药液。药师王雁拿起处方单对准扫码机进行扫码核验,“系统设定浸泡必须满30分钟,扫码时自动校验时间,不合格的环节根本进不到下一步。”这套精密运作的体系背后,是智能处方调配系统的深度赋能——医生开具的原始处方经系统转换为标准化调配单,自动排序药材抓取顺序,执业药师双人复核后,处方信息随即载入各环节操作终端。


  刚刚取到中药包的市民江耀也对新系统赞不绝口,“以前取药要等半天,现在能精准掌握时间,不用坐在医院干等,回家等着就行了。”他的父亲需长期服用中药,过去每周都要为取药专门请假。如今通过系统查询,他就能灵活安排取药时段。如果患者不想亲自来取,药房还提供物流配送,封装完成的药会由物流统一配送到患者指定的基层医疗机构。


  “透明化是安全用药的基石。”智慧共享中药房运营负责人肖飞走到后台监控系统旁,大屏上跳动着各类实时数据。系统还设有7天处方留样库,任何质量争议均可通过留样复检追溯生产环节。目前全区所有医疗机构均已接入该平台,日均处理处方量超过1300剂。广大市民可关注“威海市环翠区中医医院”公众号或下载爱山东APP使用该查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