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淄川区人社局工作人员的一个电话,让太河镇巨峰村李会秀老人感到既意外又高兴,“没想到我也能领到养老金了,而且还能补发,真是太感谢人社部门了!”


  今年以来,区人社部门积极利用大数据平台,对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进行筛查比对,尤其是对达到60周岁、但因未参加居民养老保险或未连续缴费人员,统一进行标注,此类人员“零补缴”就能享受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李会秀老人也在其列,工作人员与老人进行对接,及时为她办理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手续,从去年12月起开始计发,每月可领取169元,将减轻老人生活负担。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人社部门将继续发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兜底民生功能,切实为建卡立档贫困人员撑好‘保障伞’,确保脱贫攻坚路上,居民养老保险政策覆盖到每一个人。”区人社部门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


  为确保贫困人员及时领取居民保险待遇,区人社部门精准定位扶贫工作对象和重点人群,组织开展参保数据核查清理,重点对建档立卡未标注脱贫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群体深入排查,共核查部、省、市区数据7万余条。积极实行政策找人,通过筛查及时为76名符合“零补缴”政策贫困人员核发待遇。同时,建立区-镇-村工作台账,将符合待遇发放条件的贫困人员全部纳入范围,确保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截至目前,区人社部门每月为1.4万名贫困人员,发放居民养老金达到200万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通讯员亓涛杜肖娟肖雪萍)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