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十年·看高淳 - 打通养老服务“最后100米” 托起幸福“银龄生活”
每个人都有老去的这一天
受传统观念影响
多数老年人喜欢在家中安度晚年
但居家养老也面临很多困境
比如,儿女时间精力有限
专业护理人员不足、经济负担重等
这该如何破解呢?
近年来,高淳区
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
建设和完善多元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让老人有一个更健康
更幸福、更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从2021年开始
全区开展老年人
“家门口”的助餐点建设
已基本实现银发助餐点
农村社区全覆盖
截至目前,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28家,其中三级69家,四级8家、五级2家,满足老年人“不离乡邻、不离乡音、不离乡土、不离乡情”的养老情结。
东坝街道河南村颐享银发助餐点
该助餐点于今年3月底
开始正式试运营
建筑面积达228平方米
助餐点一楼设立了
打餐区、点餐区、就餐区
二楼设立了配餐区
更衣区、清洗消毒区
示范性助餐点低价承包了
村里130亩蔬菜基地
生产出来的蔬菜大米
直供老人食用
现助餐点每日助餐量达180余份
其中,针对80岁以上
老人腿脚不便的老人
助餐点利用各自然村
现有睦邻点及银发顾问
开展一日两次的上门送餐服务
淳溪街道悦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该服务中心于2018年
入驻淳溪街道开展为老服务
服务对象以凤岭社区
60周岁以上的老人为主
周边小区老人为辅
在2019年底
顺利通过市民政居家养老等级评估
被评为5A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以及3A级综合护理中心
服务分为站点服务和上门服务
为老人提供棋牌娱乐、量血压
集体活动、节日活动以及
每月上门为老人助医、助洁
理发、剪指甲等基础服务
同时,服务中心吸纳了
网格员和志愿者共100余人
专门针对社区高龄、独居
空巢等困难老人
进行一对一的帮扶
2019年
全年服务人数1700余人
服务人次近17万人次
其中上门服务达10万余人
近年来,我区养老服务质量不断提升。2020年1月,建立全市首家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内设“一院一行八中心”,为全区养老服务提供业务培训、技术支持等专业化指导。
“一院一行八中心”
“一行”即时间银行,旨在鼓励志愿者今天为老人服务换取时间,年老时用储存的时间兑换服务;
“一院”即虚拟养老院,是指在网络等虚拟空间上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各类养老服务;
“八中心”为智能管理中心、银发顾问中心、培训实操中心、社会组织孵化中心、适老化展示中心、综合评估中心、安全指导中心和居家养老体验中心。
该中心自2020年1月份正式启用以来,积极探索“时间银行+睦邻点”的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路径,全面构建“一村一站、一庄一点”,即每个行政村至少建1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每个自然村至少建1个睦邻点的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网络,破解农村养老服务困局。
2021年,建成农村互助养老“睦邻点”680个。截至目前,全区时间银行注册志愿者已达2000多名,注册服务对象4900多人,服务近4.1万人次,累计储存服务时长约2.4万小时。
目前,区、镇街、社区、自然村四级智慧养老信息管理系统初步建成,“互联网+”与养老服务相关业务深度融合,老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便捷、专业、贴心的养老服务。
2021年,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全年组织开展安全、护理、膳食、时间银行、智能手机培训等各类培训工作7000多人次;开展各类评估2600多人次。
过去十年
我区实现了
机构养老从无到有
从有到好的转变
01
养老服务制度框架不断完善
在全市率先建立区级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初步建成区级养老服务机构综合监管机制,为养老服务发展提供有力政策支撑。
02
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目前全区共有3983名老年人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2693名老年人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上门服务实现全覆盖,2022年累计服务30余万人次。
03
养老服务供给不断加强
全区共建成养老福利机构13家,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52张,全区8家镇街敬老院完成公办民营,养老机构民营化率从9%提高到85%,社会化养老床位从30%提升至80%。
2020年、2021年
我区养老服务综合考核
位居全市前列
获市政府“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单位”
激励表扬
十年来,高淳以
“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
养老保障体系日益完善
老有所养的安全网正在织密筑牢
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持续攀升
高淳区融媒体中心:吴芳芳、刘列
编辑:张俐颖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