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同时,现有金融体系将国民储蓄源源不断转化为企业和居民部门的负债,提高了国民经济的杠杆率。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发展,对于降低经济杠杆率,促进金融体系均衡发展,防控金融体系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整体来看,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任重而道远,为更好推动第三支柱养老体系改革发展,黄洪提出四点具体建议。


  第一,加强战略谋划,从国家重点发展战略的高度谋划第三支柱养老金的发展。把这项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当中,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引领,适应第三支柱养老金涉众性强、调整难度大的特点,从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高度,增强第三支柱养老金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前瞻性、系统性和包容性。


  第二,完善政策支持。包括政府出台多种政策激励措施,加强宣传引导;尽快完善税延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政策,扩大试点范围,提升个人缴费额度等;研究制定将个人储蓄转化为个人储蓄养老金的政策措施;制定出台第三支柱养老金积累的投资收益免税的相关政策。


  第三,深化改革开放。紧密结合我国现实国情和发展阶段,深化现有养老体制机制的改革,鼓励设立专业养老机构,进一步激发第三支柱养老金市场的发展活力。深化养老产品开发、服务供给等领域的改革,支持市场机构根据群众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发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产品,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鼓励国际专业养老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充分发挥国际机构在风险定价、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优势。


  第四,加强能力建设,完善第三支柱养老基础设施。在现有金融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加强资源整合,推动信息系统的集成化、标准化,夯实商业养老机构长远发展的根基;加强互联网、大数据等金融科技应用;推动养老保障领域的风险精准定价,不断提高养老精算技术水平;提高机构在承受风险、利率风险等方面的管理能力,完善资产负债管理,平滑做好各类经济周期的风险应对和养老保障服务;加强人才培养,不断吸引海内外高素质人才的加入,弥补养老精算等领域的人才缺口,为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