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进一步规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
今年以来,朔州市人社局认真贯彻落实省人社厅、社保局“社保服务提升年”专项活动要求,在全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中全面实施以澄清底数、规范管理、优质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三工程”;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巩固和扩大城乡居保全覆盖成果,提升经办工作水平,实现了档案管理规范化,在省人社厅档案管理评比验收中,全部达标(其中山阴县被评为优秀,朔城区、怀仁县为优良)在全省居于领先地位。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成立以县局局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新型城乡居保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全市上下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城乡居保主任具体抓、各乡城镇街道办事处和保障平台紧密配合”的格局。
二是增强保障力度。为了保证此项工作顺利开展,各县区积极配备人员、争取资金、加强教育。山阴县专门开会,教育档案管理人员要强化责任意识,做好加班吃苦和打硬仗的准备;应县多次向县领导汇报档案工作,为新农保档案规范化管理争取到部分经费支持。朔城区、怀仁县、右玉县组织档案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档案管理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和人社部《规程》等资料,提高了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知识和技能。
三是严格审核程序。为了确保信息录入准确完整,六县(区)严格要求纸质档案资料条目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电子信息系统条目相吻合,确保电子信息系统数据录入准确完整。所有信息由经办人员严审核、细录入,做到合格一批录入一批,录入一批管理一批。朔城区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将全区15万名参保对象的信息,包括6种档案,乡(镇)、村台账,22种表格资料全部整理齐全,为业务档案规范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是精密组织部署。为了实现档案管理科学化、现代化,山阴县、怀仁县、朔城区严格对照《标准》对纸质业务资料进行了科学化分类、标准化存储、规范化装订,同时积极做好档案资料由传统的手工化操作向电子化操作转变,为更好地发挥电子档案方便快捷的作用奠定了基础。为做好档案管理,山阴县、怀仁县、朔城区、平鲁区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按要求购置了密集柜等设施,按档案管理要求设置了专门的库房,采用了标准档案盒、档案袋等,保证了档案管理的科学、标准、安全。
五是建立健全制度。为了规范档案管理,山阴县、平鲁区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了《档案管理制度》,明确了档案管理岗位职责,确定专人负责,分工明确。档案从整理到装订严格执行部颁标准合理安排,减少了中间环节,避免了返工浪费。(郭建荣)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